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消费性GPS看好 手持式终端成主流

  【赛迪网讯】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韦玉怀

GPS技术虽然很早就被研发出来,但在1995年以前该技术大多应用在军事、航空、航海、测量等专业领域,并且价格较高,使用并不普遍。

1995年以后,由于专业GPS IC设计公司SiRF的成立,才开始推动GPS IC成本的迅速降低。近几年来,GPS的体积、耗电量、定位耗时等各方面性能都有了大幅度进步,也不断衍生出更多的应用。特别是到了2004年以后,由于部分厂商开始采用PDA内置GPS或者外接GPS模块,消费市场出现了对GPS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的状况。

手持式GPS终端成为主流

GPS技术向来被看做是一种热门技术,怎样促进其大规模商用一直是产业链中各厂商努力的焦点。

此前,在国内的GPS应用服务市场,汽车导航应用特别是前期市场的应用一直是主导性的业务,但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移动导航业务日益成为GPS应用服务市场的增长动力源泉,其市场空间将远远超过车载导航,而手持式GPS终端产品无疑将是推广导航应用的有效载体。对于手持式GPS终端市场,可供挖掘和市场增值的空间较多,照相、多媒体娱乐、通讯、蓝牙、WiFi等各种功能都可以较为容易的嵌入到手持式GPS终端产品中去。目前,国内GPS市场主要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

其一,PND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更多厂商开拓市场的新蓝海。

在3C融合的大趋势下,2007年,大部分的数码厂商,这其中还要包括华南地区的OEM/ODM工厂,在原有传统的数码产品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蓝海市场,像爱国者进军GPS,纽曼、长虹佳华等加大对PND产品的推广,而包括素有全球最大MP3工厂之称的A-Max(中宇科技)也在不断加大对PND等新兴数码产品的制造生产。这些都加速了消费电子特别是数码产品的转移,加速了PND产品的产能迅速提升。结合奥运的商机,导航应用的日益深入,PND产品在2007年的中国市场,赚足了更多的市场人气。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统计,2007年中国PND市场出货量将达到91.0万台,年增长率高达131.7%。2008年奥运会即将召开,中国的PND市场将达到231万台,年增长率将达到153.6%的较高水准。赛迪顾问预计2008年~2012年,中国PND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2.7%,到2012年,中国PND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756万台。

其二,手机产能继续增长,GPS应用将推动产业链新一轮的竞争。

目前,国内已有大批企业和资金不断涌进GPS手机市场。而主要进入GPS市场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做下游终端产品的手机厂商,如诺基亚、夏新、多普达、Mio、酷派、联想等;二是做上游电子地图和上游芯片的企业,如凯立德、SiRF等;三是上下游都做,如城际通。

3G推动GPS手机应用

面临着中国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导航服务需求,特别是中国目前拥有近5亿的手机用户。长远来看,GPS手机的市场赢利前景诱人,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GPS手机人气急升,伴随着这些大批企业携资金、技术、客户的涌入,市场供给日趋丰富。与此同时,无线服务运营商也将导航服务作为一项关键的增值业务提供给客户,以抵消收入下降给运营商带来的压力。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显示,目前无线互联网服务销售比重在逐年提高,呈迅速增长态势,而无线导航用户主要是手机用户,不同的产业链厂商角逐以及巨大的消费应用将催生GPS手机的迅猛发展。

对GPS手机而言,它将逐步渗透到我们更多的生活空间中去,提供各种各样的地理信息服务,包括位置服务、导航服务、地理信息查询服务、公交系统查询服务、野外救援服务、监控调度服务等。与此同时,手机与互联网的进一步对接,又将进一步丰富GPS手机的整个生态圈。

赛迪顾问认为,未来五年内,随着3G的发展,GPS手机的应用将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GPS手机在未来五年内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赛迪顾问预计2008年~2012年,中国GPS手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6.13%,到2012年,中国GPS手机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2457.3万台。

GPS产业需加强市场培育

尽管国内GPS产业仍然面临认知水平不高、产业环境不完善、产品价格相对偏高等问题,但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市场未来的美好前景。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赢利前景,手持式GPS终端将会成为整机厂商、移动运营商口中又一块甘美香甜的奶酪,同时这也是GPS芯片厂商、地图软件厂商等产业链的其他参与者所愿意看到的。

当然,美好的前景还需要先期的市场培育。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需要在深入研究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业务模式的探索,并与最终用户进行有效的价值沟通。整机厂商需要配合业务需求,加强手持式GPS终端产品的开发,同时要根据用户需求实施差异化的产品开发策略。内容提供商特别是地图软件厂商则要及时更新服务内容中的信息,确保服务价值,并基于各种信息的创新进行业务开发。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