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光启集团再出手!430万美元战略投资以色列企业Agent Vi

继9月1日领投以色列情绪分析公司Beyond Verbal后,光启集团又斩获了新公司……

  泰伯网讯 9月15日光启科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9月14日已与以色列Agent Video Intelligence(简称“Agent Vi”)订立投资协议,向Agent Vi投资合计金额430万美元。

  据悉,这是继9月1日领投以色列情绪分析公司Beyond Verbal后,光启再度迅速出手战略投资。而从5月起,光启成立全球创新共同体孵化器(以下简称“光启GCI孵化器”),目前已公布三笔投资动向。

  光启GCI盯上的第三家公司,什么来头?

  公开资料显示, Agent Vi成立于2003年,该公司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分析解决方案。即通过自动化视频分析,及时检测相关事件并发出警报,加快录像搜索和画面提取统计数据的速度,最大效用地发挥用户视频监控网络功能,提高用户设施的安防水平,加强保安和监视系统操作员的效率,管理人员流动和车辆交通。

  从HIS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看,由于拥有专利软件体系、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算法,再加上多年进行大型监控部署的软件开发经验,Agent Vi在世界各地已有成千上万的成功案例,其专利技术可为城市安全、基础建设、交通运输、零售及其他应用提供尖端、定制化的分析解决方案,在视频分析解决方案领域,可以说跑在全球前列。

  不止光启集团,摩托罗拉也“看上”Agent Vi

  据悉,此次光启GCI孵化器给予Agent Vi的投资将用于资助其壮大技术、销售和管理团队,并在中国设立分支,服务日益增长的中国、东南亚和欧洲客户。有意思的是,此前的2012年,Agent Vi 曾获得的首笔投资来自全球公共安全系统领域巨头——摩托罗拉系统公司(Motorola Solutions)。

  光启集团总裁刘若鹏博士对外表示:“这项投资是光启未来城市战略非常重要的一步。很高兴与 Agent Vi 之间达成合作。作为战略投资者,我们会与摩托罗拉系统一起,帮助 Agent Vi 在中国进一步实施未来城市战略。”

  Agent Vi 的 CEO 伊齐克·卡坦(Itsik Kattan)则表示:“光启是一家正在为城市未来创造新一代技术与应用的公司,公司在中国成功落地,寻找到了光启这一重要合作伙伴。”

  摩托罗拉系统公司的风投基金投资总监奥里·伊斯雷利(Ori Israely)说,公司将继续支持Agent Vi的发展,并期望继续保持与 Agent Vi 良好的合作关系。

  另一家与光启有交集的合作伙伴——以色列深蓝环球公司(Indigo Global)总监多里安·巴拉克(Dorian Barak)认为,“作为 Agent Vi 战略投资者,光启其良好的品牌效应和遍布世界的业务触角将极有助于 Agent Vi公司在亚洲业务的拓展。同时 Agent Vi 也将对光启未来城市战略的布局大有裨益。”

  光启GCI孵化器:中国首个在以色列设立的科技基金及孵化器

  总投资3亿美元,首期投入5000万美元,光启旗下的GCI孵化器于今年5月在特拉维夫成立,成为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以色列设立的科技基金及孵化器。据称,该孵化器对以色列乃至全球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及孵化,所关注的范围将紧密围绕光启对于未来的趋势认知,如深度空间、机器自觉和终极互联等领域。

  同样在5月,光启亚洲创新总部也宣布在新加坡成立,同时发布集团公司的未来城市战略。据介绍,光启的未来城市战略旨在用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效率,满足居民需求,改善生活质量,同时,着眼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全球连接”等问题。该战略主要分为安全、可持续发展与空间拓展三大方面:安全方面,注重应急响应、灾害预防预警;可持续发展方面,注重温室气体减排、节约能源;空间拓展包括连接世界、连接偏远地区、连接宇宙空间。

关于光启集团

  光启是一家全球化的创新集团,创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英文名为 Global Community of Innovation,缩写GCI)遍布5大洲18个国家与地区,总人数超过2400人,凝聚了全世界创新者,不断将科幻场景与人类梦想变为现实,并交付应用。光启涉及航空航天工业、新型空间服务、智能装备、智慧城市、新型无线通信等产业,率先研制并推广了超材料航空结构件、光启马丁飞行包、智慧城市浮空平台“云端”号、临近空间“旅行者”号、超级WiFi、光子认证、光子支付等系列产品。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