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卫星的三大优势
首先是设计、制造、迭代上的优势。Robin Oliva-Kraft表示,Planet借助智能手机带来的技术革命,把消费级别的电子元件用于商业卫星制造中,这样可以快速设计建造卫星,还可以迅速迭代。相比传统大卫星要在发射前若干年就要确定所有元件规格,价格上很好控制。
在过去3年中,Planet已经完成13个版本信鸽卫星,都是大量生产信鸽小卫星,而且成群放飞。在技术上有很大灵活空间,即使发射失败也有比较有效的回收办法。
第二个优势是在数据处理上面实现了全自动化。Robin Oliva-Kraft举了一个例子,NASA卫星运维需要30个员工,每天工作24个小时。而Planet用同样的模式来运维70颗卫星,大概就需要两千人。信鸽卫星的任务控制都是全自动。Planet现在大概有70颗信鸽卫星,将来预计会有几百颗信鸽卫星,这样可以为用户节省成本。
最后,Planet在云计算方面也非常注重。当信鸽卫星采集的影像数据到达地面站之后,数据是直接被发送到云服务器上面,影像处理上面Planet已经实现从正视校正,色彩校正、镶嵌一直到切片、瓦片的全自动化。这也意味着卫星影像从数据获取一直到提供给用户,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而传统卫星数据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真正到用户手里。
未来,数据覆盖率提高、成本降低
Robin Oliva-Kraft表示,希望这些优势能够为对地观测翻开崭新一页。因为传统的卫星模式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价格昂贵,而且需要定点定向任务作业,并且覆盖有限,重访频次全球比较低,获取数据时间比较长,Planet公司卫星实时开启对全球的扫描模式,不需要定点布置任务,有很高全球覆盖率,在价格上也有很大的优势。(整理丨泰伯网 宋泽)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