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社执行总编庞之浩表示,此次任务风险最大的环节在于,探测器能否成功制动入轨,以及入轨后能否经受木星强辐射的考验。
火星与木星有很大不同,在距离上,火星距地球最近约5500万公里,最远超过4亿公里;木星距地球更远,达到6.4亿至9.3亿公里。火星是岩石星球,只有两颗卫星;木星是气态行星,是太阳系内形成的首颗行星,成分跟太阳及其相似,而且其已被发现的卫星达到68颗,因而被比作“小太阳系”。对木星进行探测,有助于加深对太阳系的了解。
在轨道设计上,朱诺号为了近距离探测木星,精心选择了一条可以避开强辐射区域的椭圆形极地轨道,最近离木星云层不到5000公里,远木点高度约为1.88万公里。在如此近的距离下,朱诺号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要探测木星内部,看木星究竟全部由气体构成,还是拥有被大气包裹的核心。此外还要对木星的大气、磁场、引力等进行探测。
除了用轨道躲避辐射,朱诺号还采用了钛合金防辐射屏蔽装置。该装置大小相当于一辆SUV,如同一件盔甲,将朱诺号的中央控制系统、数据处理设备等20个重要的电子设备严严实实地罩在里面,使其免受辐射影响。
鉴于探测木星意义重大,我国科学家在已经出版的《2016-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中,也提出了木星系统探测计划。
据悉,该计划基本科学目标包括研究木星磁层结构,木卫二大气模型,木卫二表面冰层形貌及厚度,金星、地球、木星间的太阳风结构。(整理|泰伯网 任珊珊)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