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北斗系统是一项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作为企业应根据北斗系统整体发展战略细化自身规划。
白皮书明确表示,积极培育北斗系统的应用开发,打造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北斗产业链,持续加强北斗产业保障、推进和创新体系,不断改善产业环境,扩大应用规模,实现融合发展,提升卫星导航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着力建立健全卫星导航产品质量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北斗增强系统,鼓励采取商业模式,形成门类齐全、互联互通的位置服务基础平台,为地区、行业和大众共享应用提供支撑服务。
2、推行国家关键领域应用,推动卫星导航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交通运输、国土资源、防灾减灾、农林水利、测绘勘探、应急救援等行业转型升级。
3、引导大众应用,面向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穿戴式设备等大众市场,实现北斗产品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重点推动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功能成为车载导航、智能导航的标准配置,促进在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弱势群体关爱、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多元化应用。
4、在备受关注的产业自主创新领域,白皮书表示要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基础产品研发,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培育自主的北斗产业链。
5、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白皮书特别强调,要鼓励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融合发展,支持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伪卫星、超宽带、自组织网络等信号的融合定位及创新应用,推进卫星导航与物联网、地理信息、卫星遥感、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有人士指出,北斗系统市场化的前提是“物美价廉”,而这仍是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目前,北斗产业在产品品质及在特殊场景的应用性能与国际产品存在差距,同时缺乏在芯片及终端的创新,众多企业同质化严重。面对这些问题与短板,企业应在创新应用方面多下功夫。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