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创新层名单正式出炉 哪些地信企业成为了宠儿?

6月1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发布《关于发布创新层挂牌公司初步筛选名单的公告》。

  3sNews讯 6月1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发布《关于发布创新层挂牌公司初步筛选名单的公告》。公告显示,920家企业进入创新层挂牌公司初步筛选名单,占比所有挂牌企业数量的12%。其中,包括智途科技、凯立德、七维航测等二十余家地信企业进入创新层。

泰伯网

入围创新层的22家地信企业名单

  据不完全统计,这份筛选名单包含了22家地理信息企业,这与泰伯智库5月研究报告《地理信息企业与新三板并购》中预测相差无几:121家地信新三板企业中(来自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定位导航类三个领域,未计入卫星通信领域的企业),有24家企业符合进入创新层的标准。如今,只有智信股份与国科海博这两家地信企业未如预期入选创新层。

       标准未变,入选名单却少了

  纵观整个新三板市场,就会发现有上百家企业未能入选大名单,同时还有 68 家原本不在名单中的企业成功挤入创新层。

  原来,在新三板设置的三套差异化并行标准中,无论是标准一“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标准二“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营业收入+股本”, 还是标准三“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都涉及了股东人数要求——在行业专家看来, 股东人数这种非公开信息只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才有,创新层入围名单加入略有减少的一大原因,而另一原因或许是一些如小贷这种限制性行业标的公司的加入。

      分层制度是把双刃剑

  如今,有这样一种说法,新三板有望打造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而纳斯达克的成功离不开分层机制。早在1982年,纳斯达克设置了一套分层标准,从此就有了各种硅谷创业传奇,1986年微软上市,1997年亚马逊上市,2004年8月谷歌上市......科技巨头奔赴纳斯达克上市的步伐永不停歇——值得指出的是,苹果公司更是早在1980年就登陆了纳斯达克。据悉,纳斯达克第一次分层准备了11年,第二次分层准备了24年。

  新三板分层制度实施之后,会对挂牌企业的流动性、认知度、估值水平、融资能力、发展前景等各方面产生影响,造成创新层与基础层企业的两极分化,进而造成估值体系的分化,因此具有双刃剑之功效。

  一方面,对于这些入选创新层的企业而言,更加公正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将约束并督促其企业发展,重要的是被赋予资源稀缺、异军突起的创新层新身份,有助于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提升其估值与影响力,融资问题将不再是难题。

  另一方面,对于基础层的公司而言,不排除具有沦为“僵尸层”的可能性,又有机构反而加大投资,博弈潜在升层的估值套利可能性。

  目前看来,分层重大政策红利预期仍值得翘首以待,但仍未阻止大量挂牌企业的转板准备,究其根源在于其根本原因在于新三板的流动性不足。若能成功转板,则企业的估值将由很大提升机会,据悉,五十余家新三板公司已发布了公告,排队IPO,其中包括2014年12月3日就已向北京监管局报送备案登记的北京七维航测公司。

       无论治标治本,未来且走且看

  实际上,新三板面临的流动性难题在于供需矛盾加剧,企业数量增加但资金却逐渐递减,而单纯靠创新层还是难以破解根本性问题。然而,创新层却可以让一部分企业先活跃起来。

  行业专家分析,这种创新层应该不是最终的形态,可能会像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那样继续细化层次。从长期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会被退市所淘汰,新三板如果能有5%的企业取得成功,成为中国各个细分行业技术创新的龙头,那将是新三板的巨大成功。(文|3sNews 龙薇)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三个半视角看WGD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