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太空经济论坛上,苏州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徐中强作了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尚未经本人核实)。
徐中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来自与航天高新苏州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我们公司注册在苏州,主要办公地点还是在北京。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内容是航天相关技术的投资机会和模式创新。首先,我报告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创投公司和我们所看到的一些航天技术的投资机会。第二,我们的一些案例简单的分享。让大家看到我们的航天技术在民用产业的一些应用。最后,讲到我们对未来的投资模式的一些思考。
我们公司是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设立而且控股的唯一一家专业性的创投和专业性投资的公司。我们下面管理了三支基金,创投一期基金,创投二期基金,和航天专利,总规模15亿左右。前两支基金主要做股权投资,最后航天专利基金正好是在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号设立的,后面会讲为什么设立这样一支基金。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基金是完全市场化的一支基金,我们是混合所有制的股东,既包括国有的,也包括很多自然人。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们看到的航天产业的机会。首先,在电子信息领域,比如北斗导航、卫星通信,高端制造装备,比如无人机、自动化、新能源、节能环保,这一块我们航天技术领域应用的太阳能,还有氢燃料电池,相关的一些,我们航天的材料经过大量的验证,比如我们可以用在民用、高铁这样一些相关的技术上面。这是生物科技,比如航天宇航员用的保健品等这样一些技术。这是我们关注的一些领域,今天由于时间关系,而且很多嘉宾已经分享了他们对航天应用技术的一些理解,我在这儿就不过多的介绍。但是,可以看到,我们关注的这些领域都能够找到航天技术的一些影子。
我们做过的股权投资的一些案例。第一,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我们是2014年向他注入资金,占比25%,2015年营收达到1.5亿元人民币。它最开始用光纤传感,然后它把光纤振动的技术用于智能光纤的防御系统,比如在机场,或者石油管道的周围部署光纤,一旦有振动,或者有入侵,它就能够立刻检测到,实际上是从振动的检测技术过来的。
第二,航天神洁(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它的技术来自于等离子电弧加热器,等离子经过大气层有高热的情况出现,我们在地面上要模拟这样一个状态,所以他们开发出来等离子的加热器,现在电子加热器用到什么领域呢?实际上是我们的火力发电厂它的锅炉点火,还有其他的一些冶金这样的一些领域,产生新材料的这样一些领域。
第三,我们投资的湖北航鹏化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投资,占比26.47%。它的技术来源固体火箭燃料,用在汽车发生器上,也是有很好的占有率。
但是,我们在做这样一些创业投资的时候也有过一些困惑,比如说我们发现有很多好的技术,但是如果是传统的股权投资的模式,必须得等它设立公司,等它的股权进行注资,然后再开发这些技术,看到我们整个企业的发展阶段,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成熟期、并购期都有天使基金对他们并购投资。但是,当一个技术还没有完全的做到一个公司里头去的时候,我们传统这样的工具实际上是用不了的。
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就开始设立了一支新的专利基金,我们希望能够将资本更早的引入这个航天产品的一些研发和它的一些二次开发的民用化。把单一的股权投资向研发项目及专利技术要素的投资过渡。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传统股权投资和专利技术投资的区别。传统的股权投资资本是通过股权投资然后转化成企业的一个公司股权,然后对公司整体的孵化,孵化成熟以后,上市或者下一轮投资进来,然后进行股权的转让或者回购,然后退出,从而获得资本的一个收益。而我们的技术投资,它实际上是资本通过技术投资转化成知识产权,然后知识产权再将它进行技术孵化,对孵化成熟的技术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或者转让成股权的方式实现资本的退出和回报,这是两个模式的区别。
我们技术投资和传统的股权投资相比有一些什么样的优势?第一,主体是不限的。我们知道股权投资必然投到一个公司里头,而我们的技术投资它的主体可以是非常的广泛,特别适合于航天技术研究的现状。比如我们研究大量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没法进行股权投资的,我们可以对它的技术进行投资,进行孵化。而且后续的这些私人企业,公众公司也可以去做。
第二,方式非常灵活。我不一定去购买相关的技术,可以包括技术开发,像我们很多的航天技术在转民用的时候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以符合民用市场的一些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混合开发,或者合作开发的模式,将资金注入到需要的投资对象里头。第二种比如知识产权转让,像有些成熟的技术,比如北斗技术如果能够形成技术标准,在技术标准里头我们可以对必要的标准的必要专利进行投资,在这个投资以后,然后通过专利转让的方式我们获得相应的权益。当然,我们也可以去做股权投资,这个股权投资也是配合我们技术投资来做的。
第三,能力能够互补。我们了解到很多研究机构技术非常高精尖,也非常好,但是可能没有转化实施的能力,或者市场开拓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专利技术投资可以将我们投资的目标集中于融资方的技术实力,而最后的实施和运用可以向另外的其他的主体去转化。
最后,我们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的问题。如果是传统的在股权投资的这个领域可能更多的是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进行,但是专利技术投资我们可以从基金的收益里头就能够拿出一部分对相关的科研人员提供激励,这一套是直接与它科研成果的效果和科研成果未来市场开发的情况是直接挂钩的,直接能够激励科研人员。
整体的模式,募集环境就不再介绍了,投资的环节,基金把资金提供给未来的提供方,可以是存量技术的转让,或者增量技术的一个开发,同时我们获得金融提供方相应的知识产权,这个知识产权可以双方共有,也可以是我们独有的。但是,我们怎么获得收益,在管理阶段,我们通过技术许可,将我们投资的技术许可给技术需求方,对技术需求方可以是基金方本身未来市场化的实施,也可以向更有市场能力的第三方提供,同时收取许可费。
在退出阶段,基金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比如非常看好这个技术,可以把这个技术进行购买,或者原来的技术开发者有市场的能力,从而我们通过技术转让获得入股,或者资金和股权,实现我们的退出。
最后,看一下技术投资的前景。我们知道一个投资要实现很好的退出需要和资本市场对接而实现它的投资的流动性。在整个环节当中,我们涉及到在技术市场方面,涉及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技术流通的一些市场,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交易市场。在资本市场其实我们有很多的金融工具,比如说我们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愿意通过股权换购的方式做一些高新技术,还有我们能不能用未来的收益折成一种资产支持证券的方式,增强它的流动性,从而实现技术投资的退出,还有越来越多的专利运营基金也在设立,像我们做同样的事情,成为一个风险资本。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整个生态链里头有更多的技术中介和资本中介出现,我们知识产权局也做一个“1+20+20+N”的计划,同时也支撑20家的专利运营机构和N家更多的专利技术中介机构参与到整个技术交易的转让环节。所以,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技术投资的未来还是非常广阔的,有整个生态链的支撑。我的介绍就到这儿,其实我们在做这样一个技术投资这样一个新的创新模式的时候也是很少有经验可以寻的,也有很多需要挑战和突破的机会。所以希望未来能够和大家有一些非常好的合作,如果大家手上有什么好的技术,或者我们一些同仁,在金融界的同仁跟我们一起做一些资本市场的工作我们都非常欢迎,谢谢大家!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