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致力于产品的改进,并不断推出新功能,包括PF Neo,这使得近几年我们的业绩一直保持一个稳定地增长,”面对笔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北京视宝卫星图像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空客防务与空间地情分支(以下简称ADS地情分支)亚太区销售负责人的培伟先生开门见山地这样表态。对于外资地理信息企业而言,2015年有些难熬,包括海克斯康在内的众多外资企业在华业务都有所下滑,他这样的回答令笔者感到有些意外,却也增添了许多好奇。
“树木”的十年
自2006年在北京视宝公司上任以来,今年也是培伟先生在中国的第十个年头,在5月12日在京举办的2016像素工厂开放日活动现场,3sNews对他以及他的两位同事——空客防务与空间地理信息处理解决方案产品线高级经理沙利文·里奥(Sylvain Leost), 空客集团日本公司副总裁弗兰克·比尼奥内(Frank Bignone)进行了专访。
十年前,像素工厂来到中国,从服务第一家客户起开始了漫长的征程;十年后,国内市场已部署了37套像素工厂\街景工厂系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身为北京视宝掌门人的培伟感到自豪与欣慰。
正所谓十年树木,在培伟看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历程,公司已培育出了中国用户之林。“我们的很多技术理念一直被人试图复制,或者已经部分复制,但是从未被超越。因为持续的研发投入让我们继续走在市场前沿,让我们的产品更快更高更强。如今,我们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培伟在大会致辞中表示。
重新构建的像素工厂
他话中所说的“一大步”正是PF Neo路线图的发布。PF Neo是由像素工厂(Pixel Factory)与街景工厂(Street Factory)合二为一的新产品,重构后的新产品整合了原有两套系统的最好算法,可在同一个架构上实现像素工厂和街景工厂两套系统的功能,包含光学卫星、雷达卫星、框幅相机、无人机等各种常见的处理模块,足以处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数据,可获得正射、数字高程模型、拼接、三维模型、实时快速镶嵌等多种数据产品。
像素工厂作为空客防务与空间公司的特色产品,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而街景工厂作为城市三维制图高级解决方案,也是响当当的品牌,二者为何要合二为一,重建架构?
PF Neo产品线是由沙利文一手主导完成的。他直言打造PF Neo的初衷是要希望做一个平台,把像素工厂、街景工厂所有的优点合并在一起,形成独立化处理能力,达到珠联璧合的作用。如今,只需通过一个平台就可以为用户带来最高价值。合并之后可以实现用航片、卫片来生成三维模型,同时也可进行传统的正射影像处理,这是单独的街景工厂、像素工厂无法实现的,据悉,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然而,面对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用户是否需要支付更高的使用成本?沙利文表示,其实不然。PF Neo是模块化的整体方案,可根据需求单独提供业务模块,对于同时有处理传统数据与三维数据需求的用户,只需购买一套PF Neo产品,成本更为低廉。
作为深耕三维领域数十载的专家,沙利文认为伴随着虚拟现实的发展,三维数据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而测绘领域未来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也是大势所趋。但三维技术的难点在于,海量的数据处理仍对硬件有着较强的依赖,正如使用手机访问这些三维数据,手机会发烫一样。这都需要包括空客在内的三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想方设法地对数据进行简化处理,让数据更容易操作。
PF Neo的革新功能也使ADS地情分支的强大卫星资源如虎添翼,即将发布的全球实时镶嵌服务One Altas项目,正是基于PF Neo提供的云计算架构方案部署,并融合了最新的地理信息大数据内存处理技术,提供实时海量高精度卫星影像处理和LAMA镶嵌更新服务,对Spot6/7的卫星影像实现极速海量处理和全球尺度的镶嵌更新,能够每天更新全球2%的区域。
开拓十年,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
像素工厂历经十年发展到今天,与街景工厂合二为一,并可以与VR、3D打印等创新技术融合起来——像素工厂的创始人之一弗兰克是重要见证者。历经十年的磨砺,弗兰克已成为了中国通。在他看来,从天下图引入像素工厂成为其首家客户,到像素工厂逐渐被中国市场认可接纳,他感到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了,因为需要支持每个用户,满足每个用户的不同需求。
实际上,ADS地情分支各国的发展策略并不尽相同。在欧洲市场,ADS地情分支深入到项目中去,了解用户在工作一线上的需求与反馈,可以保持技术的实时更新。然而,在中国市场,因其外资背景无法提供项目服务,但却可以避免了与客户的直接竞争,为客户带来了更多的价值。他表示PF Neo始终是一款开放型产品,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去更新迭代,而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
在问及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区别,弗兰克表示,中国市场的需求最大,其它国家目前还在用传统航空摄影、测量的数据来处理测绘、制图工作,而中国市场无人机应用的广度、深度与创新都值得刮目相看。
从发展趋势,到业务转型,ADS地情分支游刃有余
从交谈中,笔者了解到视宝在中国市场共拥有三十余家像素工厂/街景工厂的客户,这显然与国内企业动辄成百上千的客户量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对此,沙利文·里昂解释说,这两套系统主要是针对测绘生产部门,满足其海量数据自动化、高产能生产需求的,市场地位不容动摇。
如今,PF Neo的发布是基于用户需求及新技术东向对产品架构的一大改变。
谈及改变,不得不提及ADS地情分支近年来的转型策略。面对国内外商业卫星市场的激烈竞争,ADS地情分支已不再将自身局限于卫星数据的分发商,而是要向专业市场渗透、业务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与此同时,在培伟看来,ADS地情分支的卫星数据资源仍具备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诸如卫星数据产品组合非常丰富,涵盖了光学、雷达影像、高精度DEM数据等,未来也将适时推出更高分辨率的卫星。
业务的转型也将呈现在所面向的客户层面。尽管,ADS地情分支当前的国内客户大都是政府单位,而且中国的地理信息行业最大的推动者仍是政府,但培伟认为这种情形未来一定会发生改变,而ADS地情分支也将适应这种新形势。
培伟指出,很多私营客户如今需要到手即用的数据,并非传统用户那样希望购置软硬件来自行处理。对此,空客也将发布数据流之类的云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调取资源,这种云服务无需用户购置大型软硬件,就可以享受到云端的数据服务。而这也正是ADS地情分支在拓展客户群方面做出的努力。他还透露,未来还将提供面向广大用户的轻量级应用。
变则通,通则达。在一系列转型策略以及产品推陈出新的作用下,这家老牌的外资企业把握了国内市场的发展脉搏,并积极研究出了拓展用户群的发展之道,避免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沉沦,又步步为营,焕发了新生,在转型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了。(文|3sNews 龙薇)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