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在寻找失踪儿童上,地信人有话说

近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长久以来,拐卖儿童一直是中国家长们的心病,虽然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依然屡禁不止。众所周知,80%的信息与空间信息有关,儿童失踪案与空间信息更是密不可分。

  基于空间位置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瞄准了你我他

  近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据悉,该平台最初是十余名阿里巴巴的工程师自发组织起来开发的系统,后来被划定为重点公益项目,最终才得以面向公众发布。曾有报道指出,中国每年的失踪儿童大约有20万人,找回来的只占到0.1%。莫以善小而不为,反拐行动还需要全民的参与。

  据悉,这个移动端的打拐平台由阿里巴巴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开发,是一款名为“团圆”的手机应用系统。该手机应用系统可实现双重应用功效:一方面,全国各地的一线打拐民警接到报案后,就能立刻通过平台上报儿童失踪信息,协同核查信息的准确性,保证全国范围内的5000名打拐民警都能立刻看到这条信息;另一方面,这个平台发布的失踪儿童体貌特征、照片等相关信息会通过官方微博等新媒体、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对公众发布,同时通过相应渠道自动精准推送到儿童失踪地周边相关人群。

泰伯网

  具体而言,以儿童失踪地点为圆心,失踪时间1小时以内的,推送半径100公里;失踪2小时以内,推送半径200公里;失踪3小时以内,推送半径300公里;失踪时间超过3小时,推送半径500公里。随着平台的运行,未来还将与更多新媒体和移动应用进行合作。

  无疑,在面向公众的消息传播层面,基于空间位置的各种移动应用将消息在特定人群中迅速扩散,打拐就是与时间赛跑。众人拾柴火焰高,有望尽快找回失踪儿童。

  实际上,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与去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简称CCSER)有异曲同工之妙。该预警平台由腾讯主导研发,是一套借助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贴合中国国情和特点的中国儿童失踪社会应急响应系统。

  CCSER平台分析儿童失踪案例场景,根据行走速度、行车速度、高铁速度等精算出一套信息推动时空规则,在儿童失踪3小时黄金时间内,形成半径30公里、90公里、690公里的三道保护失踪儿童的预警保护圈,平台会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依据精算的时空规则向周围不间断推送相关讯息。3小时之后失踪儿童信息迅速覆盖全国范围。

  地理信息技术,还能为失踪儿童做更多的事

  无论是信息紧急发布平台,还是失踪预警平台,都应用到了基础的地理空间数据,利用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的LBS定位技术。实际上,在打拐的问题上,除了LBS,包括GIS在内的其他地理信息技术还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中地数码公司公安领域负责人陈毅表示。

  首先,一些经济落后、留守儿童众多的偏远地区是拐卖儿童案件的高发地带,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这些地区进行整合分析,有助于开展有重点的打拐防范;其次,根据案件高发期的时间纬度进行统计分析,诸如一些节假日,将时间信息在区域上进行叠加,以便帮助警方进行重点巡逻、管控,形成一种威慑力;再次,在拐卖儿童被成功解救之后,要对其拐卖的路径轨迹进行地理信息分析,掌握人贩子的销售或是交易线路,并进行预警监控。

  此外,他还指出,在儿童失踪后,警方应调用沿路视频监控探头,在儿童失踪区域,究竟有多少探头也许还需要逐个排查,但通过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该区域的探头就一目了然,通过一些刑侦手段分析拐卖人员的特征,有助于进行下一步的研判分析,为营救失踪儿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寻找失踪儿童的技术创新

  一位失踪儿童的父亲曾说过:“你的参与能改变一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失踪儿童,而寻找失踪儿童的方式也有了种种创新。

  腾讯网站现身多年的“404公益”页面就是将将404错误页面嵌入失踪儿童照片及信息,让更多网友关注扩散,而近年来,将404页面变成刊登失踪儿童信息的网站也变得越来越多。

  除了线上的方式,还有许多在线下做出努力的技术企业,诸如智威汤逊中国联手失踪儿童网站“Baby Back Home”,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置了失踪儿童父母的增强现实雕像,通过APP应用程序发动全国公民自发成为志愿者寻找失踪儿童。可通过APP了解一个失踪孩子的故事,并能获得他们父母的请求。此外,还可通过APP拍下你认为可能是被绑架或被拐卖的孩子的照片,然后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将照片与“Baby Back Home”网站中的失踪儿童做匹配。

  “睿介寻子”则是一款专注于专注于走失儿童找回系统和机制的App。这款App将建立全国失踪儿童信息库以及全国儿童生物信息信息库,打通各大社交平台,发布儿童走失信息,还将通过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匹配走失儿童和定位流浪儿童,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疑似走失儿童信息,并定位可疑人员,为家长、公益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线索,帮助流浪儿童早日脱离苦海。

  一旦儿童失踪,除了技术手段之外,公众的参与意识也非常重要。今年二月,浙江金华浦江县3名儿童失踪近3天,最终被找到,且体无大碍。为找寻到这3名儿童,浦江县先后出动近5000人次参与救援,搜寻范围超过30余平方公里,浙江省公安警务航空队还派出警用直升机参与搜救,除了官方救援,许多浦江市民也自发参与搜救,包括用无人机参与搜索。

  在美国,他们如何寻找失踪儿童?

  相比于中国失踪儿童难以找回的局面,美国的失踪儿童被找回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安珀警戒、亚当警报等机制的作用功不可没。

  失踪儿童艾坦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危机-反思-进步”的机制建立流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防卫意识,开始深入人心。1994年,以亚当命名的儿童走失警报系统在沃尔玛超市首次启用。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超市走失,可立即求助于此系统,超市必须立即获取对孩子的详细描述信息,进行海报张贴或广播,同时将建筑物所有出口封闭并实施监控,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搜寻,如果10分钟内找不到孩子,将立即由执法部门接手。此后,这一系统被全美众多超市、商场、医院、博物馆等公共设施采用。失踪儿童安珀•哈格曼的遇害,激励政府部门建立了全美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安珀警戒是使用美国紧急警报系统(EAS)透过商业广播电台、卫星电台、电视台,以及有线电视向全国发布,并同时会利用电子邮件、电子交通状况号志,以及无线装置的短信发布。

  无疑,完善的流程、全民及时行动的机制使得大部分的美国失踪儿童避免了厄运,值得其它国家参考学习,也希望我国近日推出的中国版安珀警戒系统能够彻底改变失踪儿童难以找回的惨痛局面。

  说到底,谁也不希望儿童失踪被拐卖的案件发生,还是要做到防范于未然。如今,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基于定位追踪的手环、手表乃至定位鞋。通过佩戴以及手机APP连接,可查看孩子轨迹,准确定位孩子所在位置,并自带自带脱落报警功能。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儿童在商场走失,靠定位器提供的精度还是无法准确定位孩子位置。甚至有专家还发出了这样质疑的声音,定位设备其实有泄露隐私的风险,一不小心,别人也能对你家的孩子的行动轨迹了若指掌。

  因此,没有什么是真正的防丢神器,家长仍需严加防范,儿童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才行。一旦儿童失踪,及时报警,有了这些寻找失踪儿童的神器,宝贝就能快快回家。(文|3sNews 龙薇)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百度科学家眼中的复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