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讲述老一辈测绘人员的故事

六测珠峰、两下南极,去过温度高达摄氏59度的沙漠戈壁,也到过温度达零下45度的北疆阿勒泰地区……

      编者按  如今,以航测无人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测绘工具,已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奔波之苦。但你是否知道,几十年前,测绘人员身体力行,冒着生命危险从事着测绘事业?有这样一篇文章记述了国测一大队的光荣事迹。

  六测珠峰、两下南极,去过温度高达摄氏59度的沙漠戈壁,也到过温度达零下45度的北疆阿勒泰地区……驻扎在西安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建造测量觇标10万多座,提供各种测量数据5000多万组,得出近半个中国的大地测量控制成果,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

  他在沙漠里牺牲了 仪器资料完好无损

  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们所经历的艰难险阻非常人所能想象,据统计,因为坠崖、坠江、车祸、断水、冻饿、疾病、落入雪窟、遭遇雷击、惨遭杀害等原因,60多年来,国测一大队共有46名队员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遗骨,大多永远留在了荒野测区,连块墓碑都没法安置。

  1956年夏,在新疆富蕴山地区,当地副县长哈萨克带着国测一大队测量员姚云进山测绘。姚云因腹部疼痛,两次从马上摔下来。副县长劝说姚云返回县城治疗。姚云说:当逃兵,我坚决不干。他休息一会儿就上马赶路,没走多远又从马上跌下来。姚云被送往富蕴医院抢救,经医生初诊,因阑尾化脓转化成腹膜炎,须急送阿勒泰地区医院。经过长时间跋涉,姚云被送到地区医院,却没能挽救回年仅30岁的生命。

  队员吴昭璞1960年在新疆南湖戈壁作业时遭遇断水断粮,他把仅剩的一点点水交给队友,让他们撤离,自己一个人留下来看守仪器和资料。3天后,队友们从200公里外水源地赶回时,眼前情景惨不忍睹:牙膏吃光了,墨水喝干了,身高1.7米的吴昭璞已干瘪不足4尺,口含黄沙十指深深插进沙土。然而,仪器被他的衣服捂得严严实实,资料保护得整整齐齐。

  1963年7月的一天,在甘南腊子口,测绘组长派队员钟亮其下山,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取款购粮,却迟迟未归。一个星期后,队员们在白龙江边沙滩上找到了钟亮其的遗体,发现他遍体鳞伤,脸上、背上、胸口被戳了一刀又一刀,牺牲时不到30岁,后来才知道,他遇到了歹徒。

  他被恶狗咬伤 为了活命刮骨疗伤

  1975年参与登顶测量珠峰的邵世坤曾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在新疆姜太勒米堤观测点上,由于冰雪消融、河流水位暴涨,阻断了回营的道路,战友黄杏贤晚上累得睡着了,却因天寒地冻离开了大家。“都是太累了,才睡着被冻死的,如果他不睡觉,不会这样。”

  而邵世坤本人也遇到过不少凶险。有一次,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他一个人骑马去执行任务,路过一个蒙古包时,由于闻到了生人的气味,牧民养的七八条恶狗,围着他和马疯咬。不一会儿他就被恶狗咬下马来,摔在地上。

  邵世坤奋力跟这些狗搏斗。蒙古包里的老乡听见狗叫声跑了出来,喊了两嗓子,七八条狗才停止了攻击。邵世坤起身时才发现,他身上因为穿着皮夹克没怎么伤到,左脚的脚踝却被狗咬伤了。茫茫大草原没有医生,更别提狂犬疫苗和血清了。

  “当时赶到最近的医院还得两三天时间。”邵世坤说,为了活命,他想起古时关云长中毒刮骨疗伤,决定自己试一试。他取出身上的小刀,想直接把那块肉割掉。结果一刀下去实在疼得受不了,“肉一层一层地往下掉,为了活命我咬紧牙关一直刮,直到看见了白花花的腿骨才停了下来。”后来回到营地,他才把伤口包扎起来。

  在国测一大队历史上,几十人的“建队以来因公牺牲英烈”名单,让人震惊。队里的老同志说这支队伍是从解放军转业下来的,一向就有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传统。每一个活着的同志,都会把烈士生前未完成的工作继续干下去。追悼会第二天,就会背上烈士遗留下来的仪器,继续向荒山野岭进发。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