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从这家LBS初创公司身上,窥见共享出行服务的未来

“滴滴”俱往矣,“嗒嗒”犹可追

  成立40天拿到500万天使轮以及3700万A轮融资,不到半年的时间引入三家资本公司B轮融资,刚刚过去的2月初再次获得纳川股份1.28亿的单笔战略融资。这家初创企业刷新了领域内融资金额和融资速度的记录,嗒嗒巴士,这个名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四面楚歌”的滴滴打车。

  泰伯网

  “滴滴”俱往矣 “嗒嗒”犹可追

  步子迈得太大了,这一度使滴滴陷入危机,随着Uber的强势进入、竞争对手们扩张市场的烧钱大战,私驾共享出行的发展正在遭遇瓶颈。在私家车共享出行市场被瓜分殆尽之时,有人将视线转向公交。

  据滴滴出行测算,中国居民日出行8亿人次,其中,自驾3亿、打车0.4亿、公交4亿。可见公交车出行领域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加之一线城市道路拥堵、车辆低效、环境污染等问题,绿色出行、便捷出行已成为广大用户的诉求。也难怪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嗒嗒巴士受到资本市场的普遍青睐。

  那么,嗒嗒巴士到底做了啥?笔者尝试着使用了这款APP。

  泰伯网

  从界面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嗒嗒巴士目前包括上下班、直通车、包车和周边游几个功能。笔者输入了在北京上下班所在地址后,遗憾地发现嗒嗒在北京市的拓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相关报道看,嗒嗒在其大本营——广州已经初具规模。不难预见,未来各城市的商业拓展红利仍十分巨大。

  在业务规模上,嗒嗒目前在全国已开通30个城市,3000多条定制巴士线路。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年底嗒嗒巴士推出的春运业务,包括城际线、春运包车、中港通三款产品,成绩线在广东省内、湖南长沙、海南海口、广西玉林等数十个城市陆续开通,而春运包车则支持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中港通指广东至香港繁华商圈的一人一座专线。

  难逃共享出行藩篱,还是得烧钱?

  公交共享出行这个门道是去年6月份在广州火起来的。与当年的滴滴快滴一样,定制公交领域的各创业公司还是逃不过“赔钱赚吆喝”的命运,较低的技术门槛使共享出行领域的企业布局模式被桎梏于烧钱抢占市场的戏码。

  去年8月,信息时报曝出嗒嗒巴士日亏损7万元的数据,与此同时,其他定制公交创业公司在嗒嗒巴士入驻广州后的短短1个多月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发端,如CC巴士、如约巴士等,也均日亏损过万。这是由于目前所定票价无法维持燃油和司机工资等费用。

  对于这样的烧钱大战,商家心中应该会有自己的盘算,不过是积累客户基数后期待资金回笼。那么,烧钱到最后,各方是活下来还是退市,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缓解城市交通与环保新能源并举是未来出路

  共享经济的诞生背景是现代生活生成的大量冗余资源未能合理配置,而不论是私家车共享还是公交定制,都应在满足该前提的条件下发展。过去两年时间,滴滴快滴用大额资金投入造成出租车市场的一些行业乱象,使一部分市民反倒打不到车而影响出行,笔者认为这并非合理配置资源之举,也迟早会受到行业监管和规范。

  不难想象公交共享领域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例如,一些市民反应,共享巴士的确方便了一些人,然而也造成了新的不便,例如其占用与官方公共交通相同的道路和站台,使很多公交车无法进站,造成拥堵。至少在目前看来,其缓解交通的作用还并不明显。

  从目前领域内的资本动向看,新能源、汽车共享等领域的全产业链搭建机遇明显。以此次1.28亿元人民币投资嗒嗒巴士的纳川股份为例,它即是致力于整合公交、物流等汽车的共享平台,并搭建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全产业链生态。而嗒嗒方面也表示,与纳川形成战略合作的目的在于优势互补,推动新能源公交共享出行的业务布局。(文|3sNews 思佳)

 

     创投数据库

  嗒嗒巴士是一家基于LBS的定制巴士平台,成立于2015年3月,创始人周瑞金。其运营模式是通过智能匹配将用户和线路进行绑定,推出定制化公交线路。公司在成立40天即拿到500万天使轮以及3700万A轮融资,不到半年的时间引入了京桥资本、粤科金融和北极光的B轮融资,16年2月2日再次获得纳川股份1.28亿的单笔战略融资。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