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发展了这么多年,配送市场仍然没有濒临饱和,倒开始翻着花样儿玩儿了。
无人机送货的现状和监管空白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高管最近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关于无人机配送的更多信息。亚马逊无人机送货服务Prime Air将针对不同气候环境以及其他条件部署无人机送货,并可能首先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推行。其目标是使无人机携带最多5磅(约2.27千克)的包裹,在30分钟内飞行10英里(约16千米)。
亚马逊方面透露,相比于技术实现,无人机配送面对的监管问题可能更难解决。亚马逊全球公共政策副总裁保罗·米塞纳(Paul Misener)指出,鉴于政府还未出台相关法规,亚马逊已正式提议对空域进行划分:载人飞机在500英尺高度以上;由于快速送货的无人机限制在200英尺到400英尺之间;在200英尺以下飞行的无人机可执行起降、拍照和录像等任务。
目前,这些提议已经正式提交给“全球各地的监管机构”,包括美国的联邦宇航局(FAA)和国家宇航局(NASA)。不过如果美国不能顺利通过法规,亚马逊很可能考虑在其他地区首先推行无人机送货服务。
众包物流——配送领域的另一颗新星
在配送领域,相比于无人机这个有待完善的配送手段,众包物流更早地抢占了市场份额。
日前,阿里旗下菜鸟网络宣布开启众包物流计划,并迅速集结了六家速递服务企业;去年6月,饿了么旗下“蜂鸟”配送系统上线;同期,达达上线,并与上月完成3亿美元D轮融资;去年12月,美团正式启动“美团众包”项目,上线7天订单量破10万。而更多数据显示,众包物流带动的职业机会可能使众包平台变成下一个Uber。
可以说,众包物流是个不错的模式,不过就算模式再翻新,还是两条腿跑出来的物流,未来无人机能否突破监管,蚕食众包物流创造的人力配送岗位呢?虽然市场没有迹象,但机器取代劳力,某种角度上算是必然吧。(文|3sNews 思佳)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