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sNews内容副总监 陈启临)“不知道我微信里的第一个朋友会是你吗?”在莫名其妙地看到我们各自的微信朋友圈被2016微信公开课PRO版活动的一个H5小程序刷屏后,霜霜问了我这个问题。霜霜是我太太。
这个小程序能显示你在2015年里经常在哪些地方留下足迹、走了多少步、收了多少红包,以及你的微信账号是什么时候注册的,什么时候发的第一条朋友圈消息,同时还有在微信上的第一个朋友到底是谁等。霜霜显然对谁是自己微信上的第一个朋友更感兴趣,于是问了我这样的问题。
“不知道啊……”我说。这种事谁知道呢?我其实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太感兴趣。
不过,身为媒体人的我还是出于某种嗅觉,费劲巴拉地从众多晒图中,找到一个好心人顺便分享的H5程序原链接,然后也把链接分享给我太太。在点开中间那个绿色的小圆点后,我们还是惊了一下。
我太太微信里的第一个朋友,真的是我,而我微信的第一个朋友,也是她;我们均在2011年6月10日来到了“微信星球”,排名都在360多万号,差不了几百。
不知道在微信中“第一个朋友”是怎么成立的。我和我太太霜霜琢磨了好半天。
如果是按朋友圈上线时间2012年4月19日,那会儿我们才刚刚走入岗位实习,我在3sNews做一名小编,每天因为编辑新闻稿忙的不可开交,还是我女朋友的霜霜当时在一家教辅机构卖中小学辅导课程,每天靠着嘴皮子吃饭一天下来也累的不行;在那段时间里,我觉得我们不太可能有闲情逸致在第一时间互加好友。
如果追溯到2011年6月10日,在同一所大学正值念大四的我俩,过着属于我们的平常一天;霜霜记得,当时她因为看到周边有朋友用一个叫微信的软件能像对讲机一样聊天觉得很酷,后来就和我一同下载玩了玩;那时候感觉安卓机才开始流行,我俩却用着塞班系统在微信上自得其乐,但乐趣一过,这个小工具就被我们遗忘在了脑后。
推出一个结论没什么必要,因为署H5小程序来源的2016微信公开课PRO版的公众号来自微信官方,它所给出的结论让我们坚定不移地笃信这冥冥之中的因缘连理,这就够了。
只是,曾几何时,微信占据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很大比重。以及,一个微信公开课的H5宣传页,竟然只通过几串代码让我们从背后的数据库中看到了平时无法获知的信息,就能让免费广告铺天盖地传遍了朋友圈,甚至还被有心者妒忌,说该H5页面涉嫌盗取某宝帐号,来回来去又热闹了一阵。
在这篇文章里,我就想强调两点。
第一,早已是超级App的微信,的确拥有令人震颤的海量用户数据,以至于一些微信活动的策划者随便抖个机灵,便能让无数用户为之雀跃地感慨大数据的价值。或许接下来,微信还能释放更多的数据,比如更多来自用户的位置轨迹在被脱敏、清洗之后,可以开放出来为公众所认知,或为下游的开发者们利用以创造更多创新的服务。当然2016微信公开课PRO版可能会从开放的角度揭晓一些新东西,我们在此期待便好,不做过多猜测和赘述,而3sNews也将对这一年度性的公开课保持关注。
第二,我想说我没随大流地在朋友圈炫耀我和我太太的这H5页面的数据结果,而是行编辑职务之便,却合理地作文以晒之,然后我再有计划地分享到我的微信上,这是不是更NB!是的,所以最后我还想说3sNews其实能给你一个开放、自由、公平的舞台,充分调动你的才学、情商、智慧,成就一个全新的你。我们现在正在招募更多的编辑小伙伴,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有点意思,或者你觉得能写出更多更有意思的小文儿,欢迎找到我们的招聘信息给我们投简历。等你!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