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行政一把手谈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项目支持、人居环境是重中之重

如何打造国家级的地理信息产业园,这位政府负责人分享了独到的见解。

泰伯网

  (文/3sNews内容副总监 陈启临)2014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在“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中央地带设立“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园区具体的管理建设工作设在湖南暮云经济开发区,并依托暮云片区现有管理体制,建成一个具有省级特色的专业园区和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在筹备过程中,受到国家相关部委、湖南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围绕着政府引导、企业跟随市场需求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产业将作为省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继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制造业之后的下一个千亿规模产业。

泰伯网

王剑主任

  湖南暮云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剑早在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正式批复的几个月以前,就已经开始为园区筹建的事忙碌。为了分析省内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优势、研究其他省份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建设经验,他带队到过不少国内的地信产业园区,见过不少政府负责人和业内专家,通过交流和学习更加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对大众来说,人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地理信息技术,它也是高频应用技术;对行业来说,地理信息技术又面向我们的城市管理发挥核心平台作用、具备空间分析价值,是我们谈未来智慧城市的基础能力。”接受3sNews采访的王剑主任,如今在聊起他所理解的地理信息价值时能侃侃而谈、满满憧憬;以他的话说,用空间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似乎已经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在他看来地理信息的价值也将无处不在。

  作为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规划与建设的负责人,王剑主任自然希望这个园区能充分发挥地理信息企业的集群效益,但他也坦言,如果园区没有吸引企业的足够优势,很难做成。3sNews在与王剑主任的交流中,一些非常现实问题就摆在眼前,它们涉及到园区本身的区位条件,也关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资金投入、政策补贴、项目扶植等支持是否到位。对此,王剑主任一一作出了评价和解释。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尽管尚在雏形阶段,但随着地理信息服务的价值开始为更多人所熟悉,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将得益于地理信息技术发生改变和创新,这也让王剑主任充分相信,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必定有其存在的意义,它将和其他省份的地信园区一样,在保证省域内空间信息市场需求并开拓新市场的同时,满足并开拓省域内空间信息市场需求,且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话王剑主任]

  3sNews:请您介绍一下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情况。

  王剑主任:去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立“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同时批复在暮云经济开发区加挂“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牌子,依托现有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我们将其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和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中央地带,是湖南省与长沙市重点谋划的地理信息创新创业基地,是产业发展基础优越、城市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区。目前园区已有十几家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生产、加工、科研以及服务等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在筹备过程中,也受到国家相关部委、湖南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3sNews:您认为湖南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必要性在哪?

  王剑主任:地理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和市场潜力巨大。谋划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发展,可为企业创新搭建更大更好平台,以期凝聚国内一流的地理信息企业,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市场有序的产业体系。

  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是重要标志与要求,其中地理信息是基础与载体。新形势下,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是湖南省积极培育地理信息产业和加快推进区域产业唯一高端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两型社会”实验区的核心地带,集聚度高。通过规划和发展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可以建设我省地理信息资源大数据中心和产学研集聚区,形成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洼地效应”和地理信息资源“平台高地”,打造我省信息产业及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名片。

  3sNews:要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您觉得湖南的本地优势是什么?是否又有不足之处?

  王剑主任:优势具体总结为三方面:

  第一,地理信息的市场客观存在。比如:全面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因而在湖南省能看到本地的地理信息单位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据我们调查统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在我省有1000多家,这首先就是一种产业基础,也是一种优势。

  第二大优势我们认为是园区的交通区位条件。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中央地带,周围高铁、高速公路贯穿园区,长株潭城际轻轨和地铁1号线也将于2016年5月1日前正式开通,并在园区都设有站点,更有利于专业人才的聚集。

  第三便是制造业优势,包括在汽车行业的生产能力。围绕地理信息技术所形成的硬件产品,都需要这样的生产力基础,高精尖的地理信息技术也将返哺传统制造业增值。

  但产业园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有不少,其最紧迫的工作,就是要改善园区的人居环境,确保以后来到园区上班的人,从基层到高管,如何安心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下去。既要有好的工作环境,又要注重生活环境,确保来园区的管理人员及员工安心扎根暮云。

  3sNews:想要协调建设好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的人居环境,您觉得突破口在哪里?

  王剑主任:这也是多方面来考虑的。

  为加大园区招商角度,我们首先通过向省、市、区汇报,探讨和确定优惠政策,这里大致可以披露有关信息,我们将积极争取约1亿元人民币来支持落户到我们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的企业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园区将重点考虑基础设施的投入,我们初步预算需要投入80多亿元人民币,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比这个还多,预计是要投资100亿元。这些配套设施必须健全,我们现在就在跟规划院合作,从整体规划入手思考人居城市各方面功能设置,未来怎么走,我们已统一布局并正报市规划局审批。

  此外要发展好园区,下一步需要考虑的事情,是怎样争取一些项目支持入园的地理信息企业,因为比起优惠政策企业还是更关心好项目,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一定是支持和促进一个市场化的进程,我认为应该在这方面多思考一些办法。

  3sNews:针对您提的最后一点,在园区招商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围绕着新城建设的项目可以交给地理信息企业协助去做的,对于这方面你们是否也有考虑?

  王剑主任:是的。我们去德清的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考察的时候,看到地理信息企业应用GIS参与管网的巡检、建设和维护。实际面向我们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其周边新城的配套设施建设,的确已经非常需要地信企业参与其中。

  但这些事情还得是一步一步地走。比如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今年年底前把规划做好,随后在路网的建设和地下管网的施工上,就需要依托地理信息企业帮助施工单位共同把工程做得更高效。

  比如老百姓都对路面“开拉锁”深恶痛绝,我们也是一样,不希望路面经常被挖开,影响交通又破坏环境,这种时候我们希望地理信息企业能在这方面出力,用一些空间信息化的手段,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3sNews:地理信息市场的供需双方其实还有很多信息不对称的地方,甚至需要政府牵头促进地理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变革。您对此怎么看?

  王剑主任:我们现在进行园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实需要让信息变得更透明,比如我们把信息发出去,看地理信息企业能做些什么,有什么新技术、新模式能辅助施工建设,他们可以的话,我们可以牵头推荐,通过向社会招投的方式,让企业积极参与。

  此外,我们还要建立专业化招商团队,拓展招商渠道。具体而言,我们将吸纳具有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背景、专业能力强的人员,组建高水平的招商队伍,研究地理信息产业地图,加大对周边省市地理信息群体的招商力度。

  3sNews:您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带领团队引导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建设和招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那么在您看来,政府到底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王剑主任:我们需要充分明确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也就需要我们更懂地理信息行业。

  从我个人来说,过去一两年时间里,我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学习,收获很多。我们需要经常走出去看看,广涉猎多学习,然后更重要的事情,是基于我们对行业的认识,在园区建设、招商过程中,主动引领一些变革和创新。

  比如针对招商引资,可以以新的形式,强化产业资金支持畅通市场化投融资渠道。例如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完善金融保障体系,建立以市场为主导、以政府为扶助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我们将建立园区财政税收配套体系,加强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等等。

  3sNews:您个人又对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有哪些期望?

  王剑主任: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任何地理信息企业,其实都要求我们善于观察这个市场,市场的机会很多,从细节去寻找,我们都会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在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收获。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