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李德仁:从夜光遥感到人人可消费的卫星通信产品

“夜光的减少和难民数量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夜光减少量大的地方,难民数量急剧上升。”——去年,一篇名为《夜间灯光遥感影像能否评估叙利亚危机》的论文登上了《国际遥感杂志》封面,该论文的作者是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院士和李熙教授。

泰伯网

  (文/3sNews编辑 葛宇)“夜光的减少和难民数量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夜光减少量大的地方,难民数量急剧上升。”——去年,一篇名为《夜间灯光遥感影像能否评估叙利亚危机》的论文登上了《国际遥感杂志》封面,该论文的作者是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院士和李熙教授。

  200美元解决的叙利亚问题

  《国际遥感杂志》是遥感领域中历史最悠久的国际期刊之一,该研究成果后来被600多家媒体引用,同时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李德仁院士在接受3sNews采访时说,当时论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美国的夜光遥感卫星,分辨率为2.7公里,是花了200美元购买的。因此《纽约时报》就以“中国科学家用200美元解决了全球关心的叙利亚问题”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泰伯网

  叙利亚内战前和内战发生时的夜光影像

泰伯网

  10月22日在南昌举行的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学术年会特邀报告上,李德仁院士宣布,明年武汉大学将发射分辨率星下点100米的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小卫星。他说,去年他和同行就意识到夜光遥感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

  顾名思义,夜光遥感就是在夜间无云的情况下,遥感传感器获取陆地/水体可见光源的过程。城市灯光、舰船灯光和油井燃烧发光均和人类活动有关,而这些可见光源均可以被夜光遥感卫星观测到。常见的遥感技术主要用来观测地球及自然界变化,而夜光遥感则是以人类为中心开展的对地观测。

  60-80颗卫星组网将北斗精度提升至1米

  李德仁表示,普通遥感技术可以观察白天的建筑物情况,而夜光遥感则可以与之配合,通过灯光变化探查出这些建筑物是否是闲置房屋。它可以解决社会经济和人文方面的问题,同时对了解一带一路周边经济发展有很大意义。

  此外,将于明年发射的这颗卫星还有另外一个身份——60-80颗小卫星组网的第一颗试验星。除了发射夜光遥感卫星,还要以低成本发射,多星组网的目的是希望使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优于1米。目前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小卫星已获得来自商业市场的1000-1500万元投资。

泰伯网

珞珈一号卫星构型

  让高精度卫星导航变成消费类的通信产品

  “做大才能做成产业”,李德仁认为,目前多数的遥感、测绘、导航数据都在为专业市场服务,与大众市场的融合还不够,而专业市场还是太小,大众市场则非常巨大。例如手机服务,在保证原有专业服务的同时,如果60颗卫星组网,那么可以随时随地发送视频和图像到手机,每半小时就可以更新一次全球影像。

  用天上的卫星弥补地面通信网的不足,用遥感弥补地面传感器的不足。这对于空中管理、海上管理、陆上交通管理等也是大有好处的。“在探索互联网+航天的漫长道路上,如何让卫星导航遥感通信变成百姓都可以消费的电子通信产品是做大市场的根本”李德仁院士强调。

  相关阅读:李德仁院士:在夜光遥感数据中挖掘民生相关的信息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