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只问一句,在做GIS的时候敢不使用GIS工具么?

美国丹佛的地理爱好者聚会上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GIS without GIS”,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编译/3sNews助理编辑 陈雨霁)本周,在美国丹佛的地理爱好者聚会上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GIS without GIS”。他们分享了两个空间分析的案例,分别使用了RStudio——使用R语言做空间分析,以及Jupyter——基于数据云计算和分享环境分析。在做GIS的时候不使用GIS工具,是否代表着空间分析技术的成熟呢?这是否说明,GIS的概念已经变得泛化,可移植了?

  基于刚刚的介绍,可能很多人都会倾向于对这个话题做出肯定,认为在GIS相关领域里是可以不使用GIS工具的。然而,原因可能是我们所说“GIS”的概念不同。GIS涉及的行业繁多,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有很多建设性的方法,这也有助于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代码的不断发展和更加灵活的配置。

  横向:个体与机构

  由于在网络上可访问工具以及线上数据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一个针对性的地理信息相关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常见。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系统。系统可以存储和上传数据,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增加更多的信息就意味着能够得到更多的分析。但这里的区别也很重要。地图故事可能是数据分析和演示的终点,但是进一步创建对话和互动,就不再是GIS的领域了。

  GIS系统从传统应用到拓展的过程中,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当制图和空间分析提供给大的顾客群体,作为优化决策的手段时,GIS系统是中心焦点。而那些在中心机构需要独立运作的GIS相关部门却发展缓慢。尽管如此,对于这些组织机构来说,想要针对用户推广使用的话,GIS部门进行先进的技术维护依旧有着大量需求。

  纵向:传统GIS与相关行业

  在很多项目中,我们发现对于GIS功能的部署更多是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开发短期系统来灵活地使用这些功能。其目的通常是管理某个项目、处理特殊类型数据,而非做一个大型的复杂交互(例如交通、农作物信息系统等)。相对于提供运营了多年的日常业务的系统来说,这个使用地理数据和空间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的短期项目确实规模较小。在行业里,GIS不分时间长短、规模大小,但是发展程度依旧有差异。

  当我们比较项目、小规模的GIS服务、以及更多的传统GIS企业来看,只要业务量不断增加,那么去思考GIS的主流业务下一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将会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未来:更多的选择

  当我们的传统GIS与针对云平台的便携设备配置并行发展的时候,多源数据源和更加精确的分析延伸了终点。但是在此时,我们发现有很多小系统在伺机扩大,同时也有很多做了很长时间、规模也更大的系统亟待缩小。无论是扩大还是缩小这些系统,相关的空间功能总是有大量选择的。SaaS(软件即服务)的模式将很多企业从系统建设和维护的大牢中解放出来。现在也有大量的应用程序可以针对地理空间需要的,定制或汇集相关服务。

  对于今天的GIS市场而言,网络的数据管理能力、以及数据的能量急待释放。可以确定的是,从“密室”走入阳光之后,数据和系统会进入全新的时期。而GIS也将持续自己的道路,并努力拓宽应用,同时可能会减少系统管理的部分。未来我们仍需要GIS这个词吗?也许这是一个考验未来观念的话题。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