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我国将建立总规模达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会议决定,中央财政通过整合资金出资150亿元,创新机制发挥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设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等,用市场化的办法,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

  3sNews讯 从中国政府网获悉,我国将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府与市场携手增强创业创新动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强化定向调控,让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发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对于扩大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决定,中央财政通过整合资金出资150亿元,创新机制发挥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设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等,用市场化的办法,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

  根据报道,该基金原则上采取有限合伙制,其募资、设立、管理、收益分配、到期退出等均按市场化原则操作。通过社会出资人优先分红、国家出资收益适当让利等措施,更多吸引社会资本,激发中小企业“双创”活力。

  “这绝不是分给哪个部门、哪个司局的钱。要把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办成一个市场化运行的基金,切忌成为管理部门的‘钱袋子’!”9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郑重警示。

  李克强明确要求,基金设立后必须明晰架构,创新运行机制,真正把资金用好、用到位。“必须明确,基金理事会只是一个政府管理监督的框架,至于基金运行的过程,完全要按照商业化原则操作,要遵循既定的章程、规定,保证一定的回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力量。”李克强说,“理事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一方面,通过股权干预等方式,调动母基金、直投基金等实体基金,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检查监督基金的运行是否有效果,每年要形成报告,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要及时总结、大力推广。”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在“技术改造”等扶持资金政策中,也要改变以往“企业打报告、中央就拨款”的旧模式,转而引入种子基金等市场化运行理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根据新华网报道,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中国预算科目中一直设有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是政府从预算中专门安排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国务院提出设立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创新,中央财政仅出资四分之一,剩下的由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体现了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携手合作,也是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的一种探索。

  李克强最后强调,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是一项重大政策。“如果实践得好,真正发挥中央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乘数效应,不仅对成长型企业是很大的扶持,也能有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这对扩大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新动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