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每周观察] 谁吹响了地信产业整合的号角?

为了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企业需要倾尽全力地跑步;如果想跑到最前面、蚕食更多市场份额,企业的速度至少要快一倍,以实现“弯道超车”。

  (文/3sNews内容总监 王悦承) 这是一个拼速度的时代。

  为了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企业需要倾尽全力地跑步;如果想跑到最前面、蚕食更多市场份额,企业的速度至少要快一倍,以实现“弯道超车”。

  加快速度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是内生增长,二是产业并购。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地理信息企业来说,内生增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成长的压力。它们迫切需要纵向乃至横向的产业整合。

  最新的动作,是北斗星通创始人兼董事长周儒欣在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的宣言。他说,北斗产业发展正处于重大“拐点”,未来经过6-7年的整合高峰期,将形成3-5个有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北斗星通的营收目标,是从2014年的9.54亿增长到2020年的100亿。

  去年12月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并购的东方泰坦,近日宣布更名为航天泰坦并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航天科工正式踏入遥感信息服务领域。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少洋表示,航天科工一院正在加紧实施收并购战略,以此快速完善产业链,抢占信息技术领域制高点。

  上周倍受关注的还有百度和腾讯对诺基亚HERE地图的竞购。3sNews主笔张凯分析称,从某种层面来说,BAT都拥有了图商的角色,但是他们都面临着一个短板:缺少除中国地区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图数据。因此他认为,百度与腾讯竞购诺基亚HERE地图服务,将是他们拓展海外地图市场、成为国际性图商的为数不多的战略性机遇。

  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地信产业整合的号角或已吹响。

  去年发布的《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在提到发展目标时也指出,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较好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期待也祝愿GIO俱乐部的成员们,在产业整合的大潮中异军突出、旗开得胜。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