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零度智控杨建军:手机决定了无人机的未来

近日,零度智控推出的“+无人机”计划,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无人机产业里的Turnkey模式。

泰伯网

零度智控总裁杨建军

  (文/3sNews高级编辑 龙薇)近日,零度智控推出的“+无人机”计划,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无人机产业里的Turnkey模式。零度智控欲通过“+无人机”计划,将其多年积累的技术成果,开放给真正有无人机需求的合作伙伴。

  +无人机”计划

  “‘+无人机’计划,近似却不等同于Turnkey模式——Turnkey模式,即"交钥匙工程",意思是卖方把所有事情都搞定,买方只需拿钥匙验收即可。无人机本身是一个飞行平台,通过平台上挂载不同的设备,可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无人机平台的可扩展性也赋予其更多的应用可能。

  零度智控创始人杨建军补充到,“‘+无人机’计划准确的讲就是将我们在无人机领域8年来积累的技术成果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开放给真正有无人机需求的合作伙伴。”

  Turnkey模式为何成为产业参与者的入场券?

  尽管现有的技术方案保证了无人机实现更多应用的可行性,但对于意图进入无人机产业,或者已经踏入无人机市场的企业来说,要想拿下应用市场的份额,仍然要迈过无人机底层技术的门槛。由此,无人机领域的Turnkey模式的市场需求已经非常明显。

  杨建军说道,“当人们对无人机的认识还停留在飞控、云台、相机、图传的核心技术时,零度智控方面表示已经将“避障和CV(计算机视觉)”也加了进来,这就意味着无人机基础核心技术的门槛面临再次筑高。”

  其实,无人机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留给厂商们的时间窗口已经非常有限。在巨大的市场诱惑和不断筑高的无人机技术门槛的现实下,无人机领域的Turnkey模式的市场需求也愈加明显。

  基于这种产业链的分工,无人机底层技术将不再是个不可逾越的“门槛”,没有了这道“门槛”,更多的厂商将会立足于自身优势,催生出更多、更广泛的应用场景,生产出各种专属类型的无人机产品,无人机普及或许才会真正打开局面。未来,在“+无人机”计划的推动下,原有的技术壁垒将不再阻挡应用服务型企业拓展的脚步,无人机的应用市场也将进一步打开。

  无人机未来将是下一代“手机”

  毋庸置疑,智能手机催生了无人机的发展。由于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推广,其中的GPS、磁罗盘和IMU批量生产而使得成本大幅降低,这也让同样使用GPS、磁罗盘和IMU的无人机,在民用市场的普及成为可能。手机芯片企业也在为更好芯片方案做着不懈努力,其中涉及到的运算性能、定位精度、响应时间、低功耗、小尺寸、通信传输等,也正是无人机发展须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展示的一款将手机固定在无人机上作为传感装置,也许从反向印证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无论是手机芯片技术的进步,还是无人机应用自身进化的需要,依托大规模量产的手机芯片组制成的无人机,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如果无人机依托手机芯片级解决方案,无疑会在成本、性能、体积等诸多方面抢占巨大优势,基于手机芯片的无人机在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交互方面有着先天优势,“无人机”和“手机”互联也将只是个开端。

  未来,在众多无人机厂商手中,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应用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如手机一样稀松平常。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