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23日),又有两家互联网公司一同曝出研发互联网汽车的最新消息。
腾讯要造车了
在百度、阿里之后,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也宣布联合富士康科技集团、和谐汽车签订“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马化腾、郭台铭、以及和谐汽车董事长冯长革聚首郑州展开具体合作的商讨。
2013年9月,富士康宣布正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其业务不局限于车载娱乐设备,还涉及汽车电动机械、中央控制安全、汽车电子等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富士康在当时就已经为宝马、奔驰等品牌供应一些配件。据有关媒体报道,此次富士康牵手两方,主要聚焦在高科技移动终端与智能电动车整合的设计与生产制造。
和谐汽车则在高端品牌汽车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拥有实力。2013年6月,这家总部位于河南郑州的民营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他们在招股书中自称是“中国第二大豪车经销商集团”。未来“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渠道、销售及售后服务将落在和谐汽车公司身上。
另外,早在2014年5月,腾讯战略投资数字地图、车联网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的提供商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维图新的11.28%股权已为腾讯持有;腾讯成为四维图新的二东家。
联姻的4个月后,四维图新联合腾讯推出了车载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趣驾WeDrive”。该方案主要面向传统车厂,一方面向车主输送来自腾讯一方的在线移动互联网服务,另一方面则与整车打通,做到对整车的性能监控以及整合汽车后市场服务。不难猜想“趣驾WeDrive”有望整合到“互联网+智能电动车”中。
至此,腾讯在汽车生产制造、车联网架构、车联网在线服务和多媒体内容、渠道销售及售后方面全面打通。而据有关媒体透露,此次三方合作也得到了河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或将在环保领域做出贡献。
乐视造车有新进展了
另一家和造车有关的互联网公司,是乐视。
昨天,乐视与北京汽车在香港达成战略合作。乐视将为北京汽车提供车联网方案的支持,其中方案的主角为一款智能操作系统LeUI。
两家公司并不是初次相识与合作。去年8月,乐视与北汽共同投资了美国一家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Atieva创始人兼董事长谢家鹏早期参与过Tesla的设计工作,后组建团队成立了这家公司。
2015年1月20日,基于企业内部酝酿一年多的“See计划”,乐视终于有了大动作,他们在北京成立乐视超级汽车中国公司,原英菲尼迪中国及亚太区总经理吕征宇初任该公司的副总裁。公司成立当日即发布面向汽车应用场景的LeUI系统Auto版。除了提供在线多媒体内容、基于高德地图的导航服务,以及集成一些汽车后市场服务提供商外,LeUI Auto能实现语音交互、手势控制以及和其他LeUI系统间进行多屏云端的控制,譬如在家用搭载LeUI的手机或电视也能操控汽车上的某些功能。
LeUI系统的目标是构建智能家居生活的大生态,作为一个平台级的系统,乐视将要整合各类终端、内容和应用。与北汽的合作,便是在“端”的棋局上投下一子。乐视与北京汽车的合作,并没有透露合作产出的细节,只提到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会有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产品亮相上海车展。
乐视创始人兼CEO贾跃亭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是抛开工业时代的商业逻辑,主张依靠服务和增值业务为企业带去收益。将这一观点延伸至汽车领域,双方合作的制造的汽车,无论是贴北汽的牌子,还是贴乐视的牌子,品牌溢价一定会被压缩至最低甚至是0。与合作伙伴开挖基于驾车场景下的在线增值服务,以全国为市场为目标铺设汽车后市场服务,才是乐视在造车领域应该下的功夫。
国家工信部或为互联网汽车制造搭桥牵线
3月17日,在由工信部软件信息服务业司召开的《推动汽车软件发展,迎接智能汽车时代》的专题研讨会上,一大批传统车厂企业和前沿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公司进行了一次思想上、业务合作上的交流、碰撞。
3天后,工信部传来消息称,将大力发展智能汽车制造,推动传统汽车行业向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方向升级转型;智能汽车或互联网汽车,将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汽车”计划已经进入工信部的议事日程,未来有望对企业提供项目资金、技术改造支持。
另有有消息人士称,工信部有意通过搭建平台,使得国内传统汽车厂商和先进的互联网企业顺利对接,进而成立一个合作组织,共同推进国内智能汽车产业的进步。
2015年互联网企业造车成为“新常态”
从去年开始,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创新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将造车列为主要的产品目标。今年起,企业间更是频频发力,笔者在此用表格梳理这种“新常态”。
总体来看,国内传统汽车生产制造工艺基本成熟,汽车销售渠道环节也大多交由车厂及其自身合作伙伴、4S店来运作。新事物唯有融入汽车之中的车联网功能,包括车联网本身的架构和产品技术、在线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等,这其中仍然存在很多市场机会和可投入的空间;那些互联网造车企业,也会加紧瞄准市场中相关的垂直车联网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商。从今年开始,相应的投资及并购新闻恐怕也会是源源不断了。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