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活跃于亚洲诸多国家的社交应用LINE传来消息称,将拿出4200万美元成立 Line Life Global Gateway基金,投资O2O,包括电子商务、支付、媒体和娱乐服务相关的公司。当然,后面这些投资领域类型,其实都可以算是为O2O做了铺垫,O2O可以说是作为一种商业模式,通过LINE为人们输送本地生活服务。
LINE此举可以与去年7月其母公司Naver宣布LINE准备在年内于日本证券交易所上市、而几个月后又表示上市计划暂时取消的事件连系在一起,当时LINE在亚洲乃至全球的IM增值业务和游戏业务实现了规模性盈利,但可能出于盈利方式过于单薄的考虑,甚至像占一差不多一半总收入的游戏业务已现增幅疲软,马上上市还不是最佳时机;基于社交的圈子创建O2O商业模式如一旦在主要市场中成熟,将非常有利于Line提升自己的市值,从而在上市后筹集更多的资金去强化核心业务和拓展新服务。
Line Life Global Gateway基金的成立,另一方面很可能与去年9月成立的Line Game Global Gateway基金拥有并列的战略背景,对于后者LINE已经强调过他们准备要做社交娱乐方面的世界第一,不难猜想这笔O2O基金可能甚至会囊括娱乐方面的业务并整合更多商业资源和服务来尝试变成另一个世界第一。
自有支付系统埋好伏笔
和国内微信平台推出的支付系统类似,LINE于去年10月推出了自己的支付系统Line Pay,然后又在12月份全球推广这项服务,并旨在帮助更多的官方账号提供在线支付和线下支付的能力,这也就成为LINE实施O2O的大前提。
作为LINE的主力市场仍在日本,在支付功能推出以后,产品与当地的服务商合作,开始涉足打车、外卖等服务,并且通过对市场的教育,鼓励日本的线下店铺或在线电商使用LINE来进行各种营销。这种服务形态和国内的微信基本相同,但作为第三产业相当丰富的日本本土市场而言,进行本地生活O2O服务更具优势。
LINE值得一提的另一个亚洲市场是泰国,当地已经拥有超过3600万注册用户,已经超过泰国人口总数的一半。LINE此前与泰国本土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aCommerce合作,共同打造App内的电商平台,aCommerce则负责仓储建设和物流方面的工作。LINE与aCommerce在合作中举办了多场大型线上促销活动,有超过1/7的用户都参与其中。这意味着作为一款曾经只作为社交服务产品的LINE,在转变成为一个平台级服务提供商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这也为下一步推进O2O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基础。
瞄准O2O,终极目标是和微信形成互补
LINE大中华区总裁Frank Lee曾经说过,LINE在中国并不希望与微信发生厮杀,相反LINE在中国的战略是寻求差异化,所以“终极目标是和微信形成互补”。在Frank看来,LINE在中国是一种小众用户群的定位,但这需要产品面向这些用户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如果LINE将“精准服务”聚焦在投资中国的O2O上,那么他们很有可能迎来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顺风车。近两年在中国可谓波澜壮阔的O2O市场,不仅仅是通过某一个平台向用户发放优惠券并往线下导流,O2O更大的价值发生在对传统领域的“入侵”和改造,通过移动互联网线上预定的方式,为传统行业的工作者带去新的工作模式,并倡导新一代标准化与极致化服务。这样的趋势也驱动着越来越多的O2O创业公司诞生在中国,很多初创型企业,值得并有待于LINE为扎稳中国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去投资占股,并在平台上整合推出更优质的服务。
当然LINE在中国市场上不仅仅做到这些,甚至从某种角度看,他们能比微信或其海外版的We Chat做得更多,这得益于他们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早已“遍地开花”。众所周知,已有很多数据表明中国人赴海外旅游的消费能力令人惊叹,但这种粗放的海外消费也需要更加信息化的手段解决好中国人在海外消费中的各种信息不对称——盲目消费现象。所以不妨猜想:LINE可以提供面向中国用户赴海外旅游的契机,结合O2O,联合本地的优质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消除消费泡沫并提供最大限度的优惠;最重要的是,LINE也能成为中国用户赴海外旅游的首选平台。
只不过,很多评论者认为此次LINE 4200万美元成立基金会的投入并不算高,相关金额只占据着LINE大约一个季度的收入,如果放眼全球市场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大约能初步判断,LINE谨意在对O2O试水,但2015年是个关键年,如果LINE今年不选择上市,他们需要在娱乐和O2O市场投入更多,并交出一份合格的成绩单才行。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