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日本公布十年宇宙计划 计划发射45颗卫星

日媒称,日本政府公布了将于年内完成修订的宇宙基本计划时间表草案。根据这份草案的内容,从2015年度开始的十年时间里,日本最多将发射45颗人造卫星。

  日媒称,日本政府公布了将于年内完成修订的宇宙基本计划时间表草案。根据这份草案的内容,从2015年度开始的十年时间里,日本最多将发射45颗人造卫星。

  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2日报道,该计划草案不仅加入了重点应对安保议题的内容,即便是在定于3日发射的“隼鸟”二号小行星探测器所代表的太空科学领域,计划草案也展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愿。

  人类通过发射探测器或人造卫星实施太空探索和天文研究。根据草案,未来十年内,使用类似于发射“隼鸟”二号的大型H-2A火箭发射的卫星将有3颗,使用小型的“艾普斯龙”火箭发射的卫星将有5颗。

  宇宙战略中强化安保的内容也格外引人关注。以防御为目的的情报收集卫星并未写明具体的发射数量,仅指出要“增加数量”。相关人士认为“太空科学领域得到了优待”。

  为了确保太空科学领域的研究足够充分,“艾普斯龙”火箭的发射次数也要有所保障。虽然在去年刚刚发射了首枚“艾普斯龙”火箭,但下一次的发射计划尚未确定。文部科学省如果能将预算概算要求中对“艾普斯龙”的使用认定为实证研究,就能确保每两年发射一次。加上宇宙科学领域发射5颗卫星的计划,便可达到每年发射一次的频率。内阁府宇宙政策委员会委员、京都大学教授山川宏认为,如果一切都能确保,那就能达到最低限度的发射需要。

  但是实际执行起来仍有难度。千叶工业大学行星探测研究中心所长、宇宙政策委员会委员松井孝典指出,“(负责发射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宇宙科学研究所必须进行改革,希望能够在年内就改革事宜展开讨论”。此前有关科学领域的计划都是由专家们一起以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为核心做出决定的,这种体制不利于长期战略的制定。

  特别是在“隼鸟”二号这种探索遥远距离小行星的“深空探测”项目上,日本要落后于欧美。松井指出,深空探测需要10到20年的长期规划,必须考虑到培养人才的问题。

  新计划仍面临如何营造吸引民间投资的环境这一课题。经团联11月提交的建议要求政府每年发射6颗以上的卫星。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