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连续看到几个关于Google的新闻。
第一条是7月末,Google宣布,美国30多个主要城市的手机用户已经可以通过Google移动地图服务浏览“实时”路况信息。手机用户可以在Google地图上指定一个目的地,并选择察看实时路况信息。随后,路况信息就会回传到用户手机,并使用三种颜色标识不同的路况:红色代表拥堵, 黄色或橙色代表需要减速,绿色代表畅通无阻。目前,美国用户已经可以访问网址google.com/gmm,来使用这项服务。
紧跟着这两天,第二条新闻就来了,Google公开表明将研发自家手机。据华尔街日报报道,Google第一款自有品牌手机GPHONE将于明年初推出,目前已经委托台湾某设计方案公司设计,Google手机将运行在Linux平台上。Google最近发布的一份官方声明中,没有否认相关计划的存在,承认他们已经与手机运营商T-Mobile和VerizonWireless以及手机制造商合作研发。
报纸分析,Google正在开发的手机将会在一年内上市,而且手机极有可能是以免费的形式到达用户的手中,Google预想中的这款手机提供免费的手机订阅服务,由搜索结果和应用程序中的广告提供补贴。
Google的手机可以用来干什么呢,真的只能靠广告吗?除了接打电话发短信,据说包括了比目前手机功能更强大的网络浏览器。GPhone的用户可以使用Google搜索引擎、电子邮件、Wi-Fi、Google Maps、GPS和拍摄功能等。
即使大家都分析Google制造手机更多的是会依赖软件、广告等赚钱,但很明显手机制造厂商会比我们更紧张这条新闻,然而我却仿佛看到Google如我们玩的吞食鱼的游戏最后的大鲨鱼一样,张开大口,在“信息”这个海洋里傲游,搜索、门户、地图、手机、广告、博客、GIS、GPS、输入法、短信、娱乐、web2.……“喀嚓喀嚓”,Google吃的津津有味,并不管是否消化,也许大鲨鱼的本性决定它会先吞进肚子里再管它是否消化,而大鲨鱼的胃又的确很厉害,在一次次的修炼中,什么都能消化。
而自从Google Earth这个软件诞生出来,伴随着Google的影响,无数的真假地图爱好者开始追崇其上下,即使没有像样的中文版,即使数据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也抵挡不了大伙的热烈的热情,找自己的家的窗口、房顶活动进展的轰轰烈烈(本人也不能免俗找了好几次),每个GIS人都在感叹也许要给Google颁一个GIS常识普及大奖。
因为Google earth是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已经把数据,软件盒硬件都已经集成好了,最终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但最终用户无法进行任何定制和扩展,如用户需要一些新的功能,只能等待Google添加。而普通的GIS软件只是一个开发平台,具备很强的定制和二次开发能力;基于GIS平台,用户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XXX earth,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的数据,提供更多的服务。但毫无疑问,如果Google愿意,我相信他们也能研发出提供出非常优秀的GIS平台。
这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只是Google的一个方向选择,确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GIS怎样才能紧跟IT的发展,使之更紧密的结合大众的需求?政府是一个方向,企业是一个方向,但是我更希望,GIS软件能打入亿亿万万的个人电脑中去。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最大的市场,也是一个最充满希望和吸引力的市场。
盖茨在一次访谈中谈到,Google也在争抢顶尖的软件人才,在人才雇佣上与微软有相似之处,但它的产品线及业务领域远远比不上微软的宽阔。我们看可以看看关于Google的一些新闻,也许就能感受到Google的独特魅力:
“Google新闻故事允许当事人加入注释”
“让自己的照片显示在Google Earth上面”
“Google施密特谈Web3.0 通用单元拼接成网络程序”
“Google进入中国图书市场”
……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