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是城市运行和发展的“生命线”。昨日,我市地下管线普查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而最新普查结果也已导入数据库,这意味着“地下地图”完成更新扩容。通过新地图,我市可全面掌握区域内地下管线的种类、走向、埋深等具体信息,保障“生命线”的安全畅通。
近年来,随着温州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地下管线已逐步发展成为多类别、多权属、布局复杂的综合管线。2012年底,我市启动市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据介绍,此次普查涉及城区范围约284平方公里,其中东至滨海园区、机场,南至海城、茶山,西至藤桥,北至瓯江。普查对象为城区范围内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含路灯、交通信号)、通讯、工业管道、军用及其他管道(隧、沟、涵、块)等地下管线 。
该项工作于去年7月中旬进入实施阶段,分四个标段进行,普查历时14个月,共探测地下管线8787公里,探查管线点568014点,编绘综合地下管线分幅图3662幅,形成温州市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一套,入库数据全部导入温州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提供使用。今后,工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区域范围内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均可一目了然。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下管线数据的生命力在于数据的时实性,但目前我市地下管线数据更新尚未实现动态更新,这将严重制约此次普查成果的后续应用。因此,接下来各管理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温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暂行办法》,实行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将势在必行。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