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卫星遥感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经过充分调研和实地考察,近日,国防科工委决定在广西北部湾建立中国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实验基地。
5月30日至6月4日,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就广西对遥感的需求情况以及实验基地建设项目的相关问题到广西调研。调研组参观了自治区测绘局的联合实验室以及地理信息数据开发应用的相关部门;在自治区测绘局召开座谈会,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对实验基地建设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到北海、钦州等地实地考察。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调研组初步确定了北部湾卫星遥感综合实验的十大应用项目,并落实了相关沉淀单位。十大应用项目分别是:甘蔗长势与估产遥感监测、水稻面积精准估算农业补贴支持系统、林业资源与林浆纸基地遥感监测与生态评价、水库水量遥感监测与合理调配支持系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1:25万测绘能力评价、海洋环境与红树林遥感监测及原生态评价、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与评价、银滩-涠洲岛-三娘湾原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北部湾环境综合评价与监测、遥感区域综合应用示范与服务系统。
卫星遥感应用综合实验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之一,由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主持,国家十几个部委共同参与。今年初,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到广西沿海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广西沿海依托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祖国腹地且陆海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经济发展趋势喜人,是卫星遥感应用综合实验的理想基地。经过调研考察后,陈院士向国防科工委提出了以北部湾为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实验基地的建议。随后,国防科工委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到广西调研,初步确定了项目的实施方案。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国家将在广西建立生态功能区划咨询中心、陆地生态经济中心、海岸带开发与海洋生态监测中心、水利与水运中心、区域卫星数据档案及产品供应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国际会议部、教育培训中心等。
据国防科工委有关领导和专家介绍,在北部湾建立中国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实验基地,就是要围绕北部湾开发与生态省建设,通过开展大规模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综合实验,建立北部湾区域综合遥感应用系统,服务北部湾区域的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将北部湾建成卫星遥感应用的样板,形成国产卫星应用评价合理化规程与规范,推动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并利用北部湾独特的区位优势,向东盟国家提供卫星遥感应用服务。目前,项目的调研及有关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即将进入实施阶段。(韦绍宁2007.6.7)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