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打破国外垄断我国首套GPS芯片组诞生
西安华讯微电子公司研制的我国首套GPS芯片组
我国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S芯片组,日前在西安高新区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我国在卫星导航芯片领域的空白。昨天上午,高新区管委会给该公司奖励50万元,表彰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这一巨大成果。
GPS 卫星导航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高新技术,在军事、交通、气象、测绘、通信、治安、传统产业改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主要大国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 人力、物力攻关。GPS接收机专用芯片组,主要包括射频和基带信号处理芯片,构成了GPS接收机的核心部件,属于国家级大芯片;此前该技术一直被国外垄 断,是制约我国GPS应用的技术关键瓶颈。
由5位留美博士发起创立的西安华讯微电子公司,经过两年多的攻关,最近成功完成了对我国第一套GPS核心芯片组的开发研制和联调测试,可捕获所有GPS定位卫星,并且运转正常、性能稳定,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S芯片组在西安诞生,填补了西部地区无国家级大芯片的空白,对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 和划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PS套片可正式投入大批量生产,对国防建设、国土安全和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对提升西 安、陕西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02、俄“一箭三星”成功入轨格洛纳斯卫星达17颗俄罗斯“质子-K”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莫斯科时间12月25日晚23时18分(北京时间12月26日4时18分),俄罗斯“质子-K”型运载火箭搭载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的三颗 卫星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莫斯科时间12月26日凌晨2时50分(北京时间7时50分)三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搭载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三颗卫星的“质子-K”型运载火箭
据报道,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类似于1993年投入运营的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建设完成后,整个系统将共 拥有24颗卫星。这套系统既可以用于军事目的,也可以用于民用项目。据俄罗斯联邦宇航局称,当该系统的卫星数量达到18颗时即可发挥作用。今晨发射的这三 颗卫星进入轨道后,“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卫星数量已经达到了17颗,其它卫星是在2005年12月底发射的。
据悉,“格洛纳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是借助便携式卫星导航和定位仪器精确测定海、陆、空各类目标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其中包括人。“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能够达
到一米。据俄罗斯副总理、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表示,到2007年底,“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所有卫星将部署完毕并将在俄罗斯领土范围内开始
发挥作用,预计到2009年底开始,该系统将向全世界提供导航服务。预计整个系统服役期限将达10-12年。
俄罗斯的“质子-K”号运载火箭是俄罗斯主要的重型运载火箭,其起动重量达700吨,向近地轨道的发射重量超过20吨,向地球同步轨道的发射重量为2.6吨。火箭的三级都装备有液体喷气发动机。
SiGe半导体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配合伽利略卫星的接收器
SiGe半导体公司预计,欧洲的卫星导航网络伽利略(Galileo)将催生一个快速增长的OEM市场。这家公司近期开始交付SE4120L接收器样品,据说它是首款同时支持美国GPS网络和欧洲航天局伽利略系统的单芯片器件。
SiGe 半导体公司行销副总裁JohnBrewer表示,欧洲与美国之间关于伽利略系统的争吵已经结束,据信采用伽利略作为边带(sideband)信号肯定不会 与GPS系统发生干扰,事实上两个卫星导航系统之间是互补性高于竞争性。伽利略在3个轨道平面使用30个卫星,同GPS一样在L1频段发送信号。去年十月 该系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为了确保系统能在2008年运行,欧洲委员会承诺了约43亿美元的开销,该项资金同时融入了公共资金和私人投资。
SiGe 半导体公司利用其在SE4100L和SE4110L芯片(用于GPS系统)上的专业经验来开发SE4120L接收器。该接收器的IF滤波采用软件定义无线 电(SDR)技术。该芯片采用高质量的信噪比处理,以便将信号过度采样的几率降到最低。Brewer表示,由于SiGe公司期望在未来几年内这种双网络接 收器能够应用在从膝上型电脑到手机、MP3播放器甚至可能是手表上,将主处理器负载和功耗降到最低至关重要。
SE4120L上的滤 波器可以调整到匹配2.2MHz的GPS信号和4.4MHz的伽利略信号,具有多比特串行I/Q输出。它具备的片上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LNA)能够在 1.6dB的低噪声下提供18dB的增益。整个射频系统的噪声大约是2.5dB。在2.7至3.3V的供电范围内,工作电流小于10mA。此外,芯片上还 集成了线性自动增益控制(AGC)、模数转换器、锁相环路(PLL)合成器和图像抑制混频器。
SE4120L接收器采用4×4×0.9mmQFNMSL1封装,符合RoHS环保指令要求。批量订购10万片时,该接收器单价低于3美元。
SiGe半导体公司(SiGeSemiconductor)日前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配合伽利略卫星(Galileo)的接收器,适用于一般消费电子产品,可将高精度导航服务集成到笔记本电脑、PDA、媒体播放器、手机以及照相机等便携式设备中。
伽利略是全新的卫星系统,较之现有的GPS系统,导航和定位性能均大大增强。相比单独利用GPS系统,GPS和伽利略系统的结合将使产品能够更可靠、更快 捷,而且更精确地确定定位数据,从而改善定位服务的质量,为用户带来更佳的体验。这些优势预计将推动一项重要商机,因为随着2008年伽利略系统开始运作 后,全球卫星导航市场将可望达到300亿美元。
SE4120让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甚至可以在标准获得定案之前,就设计和开发出配合 伽利略系统的产品,以抢占这一市场先机。由于这款接收器架构乃基于软件,因此只需通过简单的软件升级便能够支持标准的更改。这样,制造商现在即可进行系统 设计,以确保自己成为伽利略系统产品的市场领先者。这种软件定义架构还可将线路板面积减至最小;而功耗及成本也降至最低,这些优点非常适合于一般的便携式 消费电子产品。
由软件定义的无线器件能全面减少材料清单、优化线路板面积,并降低成本和功耗
SE4120L是一款高集成度的接收器,具有对软件定义的GPS和伽利略卫星信号处理的内建支持。与传统的软件方案相比,这种软件架构大大减轻了主处理器的负荷;而与专用的硬件方案相比,则能够降低成本和功耗。
该器件系的集成度极高,有效减少了系统材料清单和总体成本。这种集成式架构包括了一个片上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LNA),能够在1.6dB的低噪声下提供 18dB的增益,由于无需庞大笨重的有源天线和昂贵耗电的外部放大器,故能削减材料清器的成本,并且降低功耗达50%以上,同时还将线路板面积减至最小和 保持很高的总体性能。SE4120L是专为降低功耗而优化的,在2.7至3.3V的供电范围内,工作电流小于10mA。在受控的条件下,采用 SE4120L的系统能够跟踪低至-170dBm的卫星信号。
这款接收器还包括了一个线性自动增益控制(AGC)和一个低数字中频
(IF)多比特位模数转换器(ADC)。该器件的取样操作可利用软件来配置,并支持低带宽串行多比特位I/Q输出。此外,还包括一个锁相环路(PLL)合
成器和图像抑制混频器,更进一步减少外部组件数目以简化集成度。IF滤波器是软件可编程的,能同时支持GPS和伽利略运作;也可单独支持GPS运作。
供货及价格
SE4120L采用4×4×0.9mmQFNMSL1封装,符合RoHS环保指令。现已有样品供应,计划2007年第一季开始量产。批量订购10万片时,每片价格低于3美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称,中国已经开始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这位负责人介绍,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 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 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中国计划2007年初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并进行系统组网和试验,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位负责人表示,为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前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促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的应用,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发展卫星导航事业。
05、中国建成沿海GPS控制网和海事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建成沿海GPS控制网和海事地理信息系统
6月21日,世界海道测量界迎来了一个新的节日——“世界海道测量日”。来自中国海事局的消息,目前我国海道测量装备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海道测量的综合能力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据了解,2005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A/60/30决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21日设为“世界海道测量日”。今年的主题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致力于全球航行安全85周年”。我国是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创始成员国。
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说,中国具有悠久的海道测量史。六百年前,伟大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中绘制的20幅《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航海图集,也是当时全球海道测量的巅峰之作。伴随着现代航运业和世界测绘科技的发展,我国海道测量技术发展迅速。
目前,海事测绘部门在全国沿海建立了20座卫星定位地面差分站,建立了全国沿海GPS控制网和潮位观测网,开发了中国海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已由 条线测量和天文定位跨越到了多波速测深声纳扫测和精确到分米级的卫星全球定位测量;采集的数据量从每分钟少量数据跃升到可以同时对百万字节数据进行自动存 储和处理;提供的海图从仅仅包括有限的直观信息到包括航行安全所需的实时、互动、综合信息的电子海图。“这一切标志着我国海事测绘的综合能力已经步入世界 先进行列。”刘功臣说。
据了解,海事测绘部门制作的专题电子海图,满足了船舶引航、船舶监控、航道整治、海上大桥设计施工、渔业开发等方面的需要,为大小洋山开发、杭州湾东海大 桥建设、粤港地铁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测绘技术保障。此外,应急抢险测绘发挥巨大作用。海测部门相继在老铁山、长江口、珠江口等海域及时扫获突发海难 事故的沉船、沉物,并在大连“5·7”空难、包头“11·21”空难中成功扫测到黑匣子。海道测量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据交通部统计,2005 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已达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06、2006年高端手机新标准GPS卫星定位导航受宠30 岁以下的用户逐渐成为今后手机最重要的消费群体,目前手机已经不单纯是用来通话的工具,配合3G网络的日趋成熟,在2005年游戏以及多媒体手机业务发展 迅速,并被各大手机运营商所看好。据不完全统计,以上业务的应用主要以20-30岁人群为主,其比例达到了58.1%,说明目前整合高科技产品才是适应手 机市场发展的未来趋势,那么今年手机的趋势又将如何?
在2004年摄像头成为手机的一个热点和卖点,2005年视频、游戏又成为手机最时髦的功能,然而到2006年手机又将出现新的热点--GPS全球卫星定 位导航。目前高端手机的标准是什么?照相摄像?听MP3?看电影?无线上网?PDA掌上电脑?以上都已不再是今年高端手机的新特点。以天泰正合在2005 年9月推出的全球首款内置GPS/CDMA/PDA智能通讯导航掌上终端“E博士TATO588”为标志,以及在2005年年底神达、HP随后推出的同类 手机,今年高端手机将再度出现新的热点,手机GPS语音导航即将成为今年主流特征。
全球首款GPS导航手机TATO588研发成功
导航手机06年将受宠
据IDC宣称,由于受到高端手机产品的带动,200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在2004年基础上增长了17%,达到8.25亿部。尽管高端手机产品在总的出货量 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但数量却在去年基础上有较大增长。2005年,全球高端手机产品出货量达到5500万部,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长165%。随着 3G网络以及数据存取容量的继续发展,手机生产商致力于开发和销售能够提供音乐视频下载、以及GPS导航等新服务的手机产品将陆续推出。
05 年底,一种新的手机功能霎时间在两岸三地传开,它就是手机GPS导航,这项被广泛运用在汽车领域中的卫星定位系统,目前被移植到了手机中,同时率先开发这 一项目的北京天泰正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其开发的全球首款GPS导航手机TATO588,也成为了目前的手机中的最具革命性的产品。
以天泰正合“E博士TATO588”为例,它能帮助你在任何地方知道自己在地图中的位置,以及你想要去的目的地的位置,并可以按照最短距离、最短时间来自 动选择先进路线,当你的目的地较远时甚至可以有是否走高速这样的路线选择。在导航过程中,智能的语音提示将全程跟随,即使你实际的路线出现了错误, TATO588依然能及时告知并马上重新计算出最佳路线。凭借TATO588GPS导航功能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人们强烈的反响,在短时间内GPS导航手机 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GPS不只是定位
目前GPS手机导航,主要是通过用户选定出发地点和目的地后,借助手机内置GPS模块和相应软件进行全程导航。例如TATO588就可以实现一路导航语音 提示,在距离前方1000米路口时,会提醒用户左转,前方500米后右转、100米后直行等等,最终到达指定目的地,这些贴心服务,都是目前GPS导航手 机蜂拥效仿的典型服务。
现阶段,GPS手机功能主要特 点是实现“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我怎么去”。你还可梦想过这样的画面:当你走到一个旅游景点附近时,这个景点的图文、视频介绍就自动出现在你的 手机上;当你走到一个购物广场的时候,这家购物广场的打折信息、产品资讯就自动发送到你的手机上;在你路过电影院的时候,该电影院的新片放映消息也会发送 到你的手机上。通过GPS技术以及手机厂商的研发完善,这些梦想在未来都将一一实现,今后GPS导航手机给工作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从目前来看,GPS定位导航手机在今年的兴起,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必需的科技元素,同时结合广泛的软件和语音服务,可为手机使用者创造出无限新服务,使 GPS导航在手机中得到最完美的体验享受。从这点不难看出天泰正合的先见之明,由天泰正合E博士TATO588导航手机引领出来的GPS手机导航享受,随 着技术的成熟,最终奠定未来高端手机的新标准。
07、首套全国连片式导航电子地图正式发布我国首套连片式“道道通”全国导航电子地图
9 月8日,瑞图万方公司、北京长地友好制图公司在京宣布,我国首套连片式“道道通”全国导航电子地图正式推出,此产品无缝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和285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它的推出,使我国在地理信息和智能交通产业突破了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调绘广度和深度不足的发展 瓶颈,跨入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发展阶段。
这版“道道 通”品牌全国连片式导航电子地图,是瑞图万方旗下的企业,北京长地友好制图技术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在科学的导航电子地图生产流程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上,经过4年努力,成功开发出的。“道道通”品牌导航电子地图的所有数据,都是公司员工两条腿、4个车轮,一步一个脚印,风餐露宿、实地采集的,包括我国 唯一一个不能正常通车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也都按“道道通”的标准完整采集,实现了“做中国最详尽的导航电子地图!”的诺言。
据介绍,该产品在数据模型和定义上采用了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数据按地理信息系统的方式,分图层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数据安全保密的规定。已经成功实现了向多种商用地理信息系统格式和专业应用系统格式的转换输出,应用范围极其广阔。
有关专家认为,“道道通”全国连片式导航电子地图的问世,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导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缩短了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的距离,对于推动我国交 通、旅游、预警、国家安全管理数字化的发展,以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车载导航、便携导 航、网络导航、移动位置服务、车辆监控、地图网站、智能交通等相关产业。
08、欧美航空巨头签协议伽利略与GPS将整合投入运行的美国的GPS-II导航系统
欧洲宇航与防卫系统集团(简称EADS)下属的Astrium公司今后将与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共同开发一套专门的技术保障系统,以使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和美国的GPS-III系统能够实现整合。
Astrium公司目前主导着“伽利略”民用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按照计划,“伽利略”系统将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导航服务和传送时间同步信号。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则是美国第三代军用GPS导航系统的主要开发商。
根据两家公司于日前签署的协议,今后他们将进行系统性地规划并将相互提供技术支持,以实现保障两套导航系统兼容的目的。除此之外,两家公司还将依据欧洲与美国的出口政策研制有效的软硬件设备。
按照欧盟与美国在2004年6月份达成的政治协议,在利用“伽利略”导航系统与GPS-III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据悉,两套导航系 统均将向全球发送公开导航信号。不过,美国的GPS-III可在危机情况下取消向所有用户(除美国军方和其盟友以外)提供特点区域的导航信号。
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是美国的GPS-II导航系统。新一代的GPS-III导航卫星预计将从2012年起陆续发射升空。而“伽利略”系统将在2008年进入实际部署阶段。
09、2006年GPS出货4110万电子地图迎来流金岁月2006年全球导航产品出货量达4110万台
行业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导航产品出货量达4110万台,在中国的出货量已达50万台,随着北京等城市汽车拥有量朝着 300万辆迈进,未来3年中国GPS相关市场所创造的价值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分析机构预测,未来3年中国电子地图市场的商机将会更为宽广。
在整个电子地图行业的发展脚步飞速加快的情况下,如何使企业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以适应新的市场态势和大众对电子地图产品精益化要求的提高,已经成为各 家电子地图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遍存在的沟通成本越来越高、组织效率偏低、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正成为困扰电子地图企业壮大的瓶颈。
国内规模最大、市场绝对领先的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北京灵图软件,从八年前只拥有几十名员工的小企业,目前已发展为拥有近1300名在职员工的现代企 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灵图一直以“地图服务大众”为理念,打造中国最领先的地图服务公司。为了这个目标,同时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灵图高层近日表 示,他们近期在组织架构调整、人员优化、制度配套、资源整合等方面都会有一系列的大动作,不断推进技术对接、管理和人才对接、资本对接来增强企业内功和活 力。
技术对接:技术是软件企业生存之本。因此灵图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结合国内实际与各个行业、领域特点,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标准。同时注重广泛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并与国际IT巨头展开深层次的技术合作,从而实现技术与国际接轨。
管理和人才对接:在中小企业壮大过程中束缚其发展步伐的,往往是蕴藏在深层次的管理与人力结构问题,即企业的基本制度规范、基本运作手段和机制。面对风 险,企业应该更大精力的强化内功,有备才能无患。灵图正是清醒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主动引进了从首席财政官到各个层次的优秀管理人才,实现公司内部人才结构 优化。同时,在企业至关重要的财务管理方面,灵图成功引入了国际通行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正是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了更加高效的组织架构,建立更富竞争力的内 部激励机制,将企业的使命与压力迅速有效地传递到全体员工,提高全员效率和效益,同时规避了软件企业通常面对的人力资源风险。
资本对接:灵图在发展过程中,数次外部资本的注入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缩短了企业成长周期。另一方面,使灵图的研发得到进一步深入,能够不断开发出技术前瞻、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保证了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对内注重自身技术研发与优化管理,对外注重借助外力、引进人才,国内电子地图领导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竞争力正逐步得到增强。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