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巴艺术中心的门前,青海省第二测绘院玉树分院的测绘作业员们正在紧张的进行着外业工作。头戴鸭舌帽、身穿警示衣,黝黑的脸庞一副专注的神情,马吉德一眼看上去就是个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高原汉子。当记者走近他时,马吉德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康巴艺术中心的竣工测量。“我们的工作一定要细心,不能出现一点马虎,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错。”马吉德放下手中的测绘仪对记者说道,他告诉记者,测绘工作相对比较繁杂。首先,当建筑物完成设计后,测绘作业员就要到实地去进行定位、规划工作。其次,当建筑物完成建设后,他们要对建筑进行竣工测量,检测建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在建设期间和完工后进行沉降监测。
回家:背起行囊就走
“每次轮到自己休假,我都会高兴得好几天睡不着觉。心里就想着得赶紧加班加点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这样回家也放心。”马吉德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笑着对记者说。由于玉树分院测绘队的测绘作业员们大部分来自于西宁。每年的11月份,他们都要赶在冬季大雪封山前,离开玉树。等到第二年的3月份,青藏高原的冰雪还未融化时再返回玉树,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测绘工作中。从3月到11月,在这长长的8个月的中,每位测绘人员最多只有10天的休假时间。
奖状:要挂到宿舍里
中午12时,测绘作业员结束了一上午忙碌的工作。采访团便跟随测绘作业员们回到了他们在玉树的家--青海省第二测绘院玉树分院。
这是一栋颇具藏族风格的二层小楼,进门右转,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间宿舍,虽然看不到太多的装饰,但是房间收拾得十分整洁。宿舍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4张床铺和一张大办公桌,桌子上图纸显示的数据清晰可见。“由于条件所限,我们的宿舍也是办公室。”马吉德向记者介绍到。
在玉树分院,最多的就是满墙的大红色的锦旗,无论是机房里还是餐厅内。“如果以后再有锦旗,我们就要挂在宿舍的墙上了。”马吉德笑着说,脸上却藏不住的流露出一丝小骄傲。
2010年玉树发生地震,青海省第二测绘院的队员们在第一时间内便赶到了灾区。“当时的玉树可以说是一片废墟,眼前连一栋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再加上玉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不少同事都出现了高原反应。”马吉德眼睛看向远处,仿佛他回到了第一次来玉树的那一天。坚强的高原汉子从来不说苦,最终测绘作业员们克服种种困难,完成震后的地形测量,为灾后援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找个媳妇,让家里人放心
当记者问马吉德今年有什么愿望时,这个因为长期在野外工作,皮肤晒得黝黑的小伙子,害羞地说道:“我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给自己找个媳妇,好让家里的父母放心。”
整整四年的灾后重建,几千个工程项目,大到地标性建筑物,小到百姓民居。辛劳的测绘作业员们在玉树的每一个角落里都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我们亲眼见证了新玉树的成长,参与了新玉树的建设。作为测绘作业员,我感到特别自豪,有一种成就感在心底。”马吉德说道。
一声长鸣,说唱人开始了格萨尔王一生的讲述。在漫长的岁月中,传奇的故事演变了蜚声中外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测绘作业员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在这片神秘富饶的大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曾撒下过他们的汗水。如今,他们仍然坚守在雪域高原的工作第一线,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念,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魏暖昕 吴昀颐)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