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北斗:一点“盐”可提升千亿产业的“滋味”

6月18日下午,围绕北斗导航系统,来自绵阳的几拨团队正在马不停蹄地奔波:四川九洲集团程旗副总经理带领团队飞往北京去完成北斗课题的答辩、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魏爱辉搭乘高铁从北京出发去会见客户。

  6月18日下午,围绕北斗导航系统,来自绵阳的几拨团队正在马不停蹄地奔波:四川九洲集团程旗副总经理带领团队飞往北京去完成北斗课题的答辩、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魏爱辉搭乘高铁从北京出发去会见客户。

  在这一系列动作背后,难掩绵阳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中的发展雄心:要由2013年的不足2亿,发展到2020年的100亿。问题随之而来:绵阳有何优势?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能否承载这样的发展寄托?

  前景广阔:北斗犹如产业之“盐” “提味”增效全靠它“北斗能干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魏爱辉停顿了一下,“不如改问‘北斗不能干什么’,这样还好回答一些。”

  在他眼里,北斗导航产业分为“狭义”和“广义”两部分,前者局限于北斗的硬件、软件等系统,后者内涵则非常丰富,涵盖依托北斗建立的各种服务系统,几乎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

  以其负责的养老关爱平台为例,老人如果遭遇身体不适等情况,只需一按便携终端上的呼叫键,就能与服务后台取得联系,并得到及时的救助。“前提在于对老人的定位。”魏爱辉说。

  北斗的位置服务功能,犹如产业催化剂,不仅可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在传统的交通、旅游、医疗等产业中加入北斗系统,才有资格谈智慧管理,更进一步则是智慧城市。“加入北斗这一点‘盐’,整个产业的‘味道’就提起来了。”魏爱辉说。

  根据2013年《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整个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这为北斗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成立联盟:团结上下游企业 打响四川北斗产业旗号导航产业前景广阔。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于已占据95%国内市场份额的GPS系统,北斗还有许多路要走,关键是团结上下游企业,组团发展。

  2013年11月,由九洲集团牵头的四川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成立,标志着省内相关资源的初步整合,包括上游核心元器件,以及中游的终端制造、系统集成。

  “联盟可以协调资源,还可以共同完成一些基础平台的开发,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苗东说。

  近日,九洲集团与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省旅游发展集团、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等单位共同成立的四川省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公司进入最后的筹备阶段。这一平台承担了整合联盟资源,未来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的发展寄托。

  通过组团发展,在近期绵阳市《关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估计,到2020绵阳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届时将占全省行业产值的六分之一。

  进军下游:应用服务是北斗的突破口为什么北斗导航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不多?关键在于缺少应用。北斗导航产业当中,芯片及硬件与服务运营比例大致应为3:7,但目前仍以硬件为主。

  新成立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公司将扮演服务“载体”,先从旅游、交通等应用领域入手,为其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而带动整合相关资源。“未来九洲集团将由硬件生产商逐步向整体服务方案提供商转变。”苗东说。

  通过这一平台,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而引发的“智慧风暴”已初露端倪:在九黄线智慧旅游项目中,将北斗导航与流媒体、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景区的数字化管理,能够精确统计不同时段游客数量、还能智能调度观光车、完成景区环境监测等功能。

  未来,依托这一平台,还可以将基于北斗导航的服务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例如在公交车、出租车、校车、客运车辆上加装车载北斗设备,可以更好地监控车辆的运行态势。“可以说,北斗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苗东说。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