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GDC2014)于6月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奇虎360副总裁沈海寅在接受3sNews的专访时谈到智能硬件如何能够产生粘性,以及如何深入开发硬件之后的服务,以下为采访实录。
3sNews:能介绍下奇虎360在智能硬件方面的生产线或是发展历程么?
沈海寅:360从去年开始就在硬件产品上发力,我们公司也把智能硬件这块看成未来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360在移动互联网的方向这块还是会继续深耕,同时,智能硬件这块是一个新的方向,我们觉得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因此未来也会对智能硬件进行持续投入。
互联网也有不同的方向,在智能硬件这块,我们日常生活中像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手机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方向。这里面360到底以哪个方向为主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现在基本定下来还是以我们公司最基本的这条线——“安全”为主。因为360对外的感觉是互联网安全公司,现在我们把安全这个品牌从线上扩展到线下。也就是说,我们除了保护用户的在PC端上网或者是在手机端的上网安全以外,在未来,人身安全、食品安全方面、人的健康等方面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一个领域,也是我们360品牌可以延伸的领域。
所以我们前期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我们做儿童手表,做安全路由器,跟TCL合作,做空气卫士(空气净化器),其实这也是人身健康的安全保护。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未来我们会从儿童手表延伸到针对老人、针对病患的,像一些慢性病患的等等,这是我们做智能硬件的主要线。
3sNews:现在智能硬件竞争非常火爆的,但是现今的智能产品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粘性,您认为一个真正有黏性的好的智能硬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沈海寅:智能硬件首先不能为了智能而智能。现在市场上的很多产品仅仅是为了智能,人为地去加了可以远程控制的东西,看起来很高大上。比如我开一个灯,非得打开手机,把锁屏揭开,按一个按纽才能完成,这种除了一些极客用来给别人炫耀之外,最后还不如一个物理上的开关来的更加实在。
我认为,如果从如何做智能硬件角度来看一个有黏性的产品,首先要满足一些条件:第一还是要解决人的刚需,因为你的东西不解决人的刚性需求,有可能你是为了一时的炫耀或是噱头去买,但是最后还是会被搁置。但是,家长想随时随地知道自己的小孩在哪儿,这就是刚性需求。在这里面我们加了很多用户的需求。第二就是在满足刚需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提高用户与产品间互动的活跃度,这必须要通过团队在一个刚需功能基础上再去累加一些更加好玩儿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需求在里面。
像我们第二代的儿童智能手表,为了增加产品的粘性,我们在里面增加了一个小红花功能。比如说你集满了十朵小红花我带你看一场电影,或者给你买一个你想要的玩具,这是和家长之间的约定,什么时候给他小红花呢?比如孩子每天完成作业就可以给你一个小红花,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孩子改变一些小缺点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把现实中物理的原始的方式、方法搬到一个数字的沟通里面,这就赋予它另外一个层面的粘度。
3sNews:我们认为在智能硬件领域,其实个重要的是相关的软件和后面的服务等“软”部分,这就是“硬+软”的思路,360对此会怎么看?
沈海寅:首先软硬结合是必须的,但是软应该占绝大部分。我们认为在后端可以通过智能信息判断出小孩儿在哪些地方是安全的,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这就涉及到根据小孩子的行为轨迹做一个机器的学习。比如他到了一个陌生的区域,我们会及时通知家长;如果在他未来经常到那个地方,每一次能安全的回到家或者回到学校,我们就判断这是安全的区域,那么针对这个区域的报警就会降下来。这种东西是可以通过学习的,比如每个人生活轨迹周一到周五是一种生活方式,周末是另一个生活方式,我们会根据这样的行为轨迹判断。这都是大数据,这些都是在云端实现的,经过这些处理以后,就会发现你买的手表跟其他人的手表不同了。
3sNews:现在360儿童手环已经出到了第二代,相对于第一代有什么提升吗?
沈海寅:提升非常多,定位精度提升了。第一代是GPS和基站定位,基站定位是室外,它的误差非常大。我们二代是用了GPS、基站、Wi-Fi和重力传感器四重定位。Wi-Fi是根据热点定位作为辅助信号,重力传感器会告诉你,你现在走了多少步?根据你的步数看你到底是不是一直在一个地方?可以通过这个去减少跳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提高。
我们增加了一个随行模式,即蓝牙模式,蓝牙4.0和父母手机配对完成以后,像蓝牙耳机一样,小孩的手表和父母手机离开一短距离以后,比如在商场,小孩超过父母手机20米距离会给你一个报警,它是一个动态的电子围栏。
因为我们里面有重力传感器,它相当于运动手环,所以我们把成人所有运动手环应该具备的功能都搬上去,来指导小孩子进行适量运动;还有上面提到的小红花功能。这样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工具,而是可以变成一个沟通的桥梁。
3sNews:您认为地理信息技术在智能硬件领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沈海寅:我们这个手表跟地理信息密不可分,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定位功能。原来第一代为什么觉得它做的不是特别好,因为定位在室内不是特别准。后来我们发现用Wi-Fi就可以加强精度,因此就会有合作伙伴的选取;至于说空间地理信息方面,我们跟高德有在合作。
同时,室内定位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现在推出的随行模式,靠蓝牙防止他超出我的规定范围,但是超过以后应该去哪儿找,我们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一个是底图的问题,再一个是定位精准的问题,我希望借这个机会,向地理信息开发者呼吁,尽快地解决室内定位这块问题。
在未来,地理信息它其实会深入到移动产生的任何一个方面。比如我们的手机卫士里面有防盗功能,这也是手机丢了以后,任何一台手机只要通过认证名通过以后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手机,这就是地理信息特别好的一个应用。
最后,我认为地理信息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它应该是一个大数据源。人们生活的不同场景所处的这种状态,其中之一就是跟地理相关的。地理信息绝对是作为大数据分析最最核心,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来源;据此手机能够更加智能化的推测你下面的行程,推送给你合适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