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以“融合 开放 智能”为主题的2014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WGDC2014)在此拉开帷幕。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自2012年起开始举办,三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地理信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盛会,与跨界融合、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上午的主会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为大会演讲《国务院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的解读。以下为致辞全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本人审核,如有疏漏,请谅解并及时与3sNews联系)
尊敬的李院士、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向2014地理信息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大会说让我做一个致辞,我觉得没有什么新意,我想我也有话要说,讲讲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方面政府这块盲从的思考,特别是我个人在这几年对产业经济学角度这块盲从的思考。
主要讲四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关于《国务院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的背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内在的要求要出台这样一个《意见》。从产业周期发展来看,现在中国的地理信息产业究竟在什么位置?我个人认为,目前是成长期,根据产业经济学的指标,可以看到这个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希望大家在这个产业里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从产业结构分析来看。我们叫做“橄榄球模型”,两头小、中间大。上游部分,这几年北斗卫星的发展对上游部分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下游部分,目前阶段在应用层面上,与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来看,还相当有距离。所以现在产业结构及其不合理。
第三:从产业规模分析来看,这几年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但是总量不大。目前来说地理信息产业统计数字还出不来。大概有测绘资质单位是1.4万,但是没有资质的和软硬件研发这些部门,估计在2万以上,号称是40万的产业队伍。
所以这样的一个产业规模,超过10亿的企业都比较少,所以就是规模比较“小”。从目前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来看,无论是顶端的技术装备,还是易用层方面的关键技术,都比较缺乏。我们的研发能力在国际上也相对较弱。从目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从2013年来看,跟GDP相比也不到0.1%的水平,所以是很小的一个产业。
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式下和新的技术发展的情况下,从国家层面上怎么样推进这个产业发展?是我们加快推进《意见》出台的根本。实际上起草08年就开始,5年磨一剑,三次上报三次修改,终于在2014年年初出台。
第二个方面重点介绍的内容,这个《意见》出台的难点和上面高层怎么思考的,给大家简单汇报一下。
(一)难点分析
(1):公益性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关系
任何一个科学技术,首先作为一个工具出现,逐渐到实用,在基础设施上构成产品再产业化,最终是一个货币化的过程。我觉得这个模型还是反应了当代科技技术发展产业化的过程。
首先,这个产业核心技术是什么?我们争论很长时间,谁都说自己是独立的产业,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跟定位有关。所以我们定位了四元结构,不管是航空航天遥感还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还是现代测绘,这四个核心技术购买了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正是这四个产业的发展,四个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形成了地理信息产业。我们希望地理信息产业能撑起这块发展的蓝天。
2、地理信息产业的战略定位
(1)地理信息产业的特征包括五个方面:知识技术密集型、物质资源消耗少、以提供非物质产出为主、具有强渗透性和带动性、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2)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
3、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最近一段时间我从产业经济学上研究这个事情,这是迈克尔而波特1990年提出了关于产业发展的理想分析模型强调了它的四大要素、生产要素、相关支持产业、需求条件和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既强调了企业为主体,也强调了生产要素和基本需求条件,同时对政府的作用也给予了肯定。再加上知识吸收和创新能力,这五大要素,加上政府,这都是隐性的指标。我们要把它变成显性指标。比如说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基本资源、基础设施等等。每一个要素从它的隐性指标变成显性的指标,并且相互的关系。我们正在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量的描述。目前阶段这个意见我们还是只是从定性上做了工作,还没有从定量上做工作。通过这个模型分析,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比方说基础设施,目前来说中国的基础设施,在产业基础设施上还是比较滞后。比如说我们的增强系统,还比较缺乏。要从应用来看,还形成不了一个产业的气侯。
4、产业政策体系如何构建
大的来说产业政策体系三大块,发展政策、结构政策和组织政策。
(二)主要依据就是国务院的一些依据,不再多介绍。同时也可以罗列一些其他的政策,看可不可以拿来用,比如财税政策、人才政策等等。这都是出台报告的基本依据。
在很多政策层面上都利用了现有的一些国务院发的关于这几个政策方面的使用。
(三)总体结构
解决7+1,一个序言加上7个主要部分,共27条,全文是非常短的文件431个字。
(四)基本内容
1、内涵界定与战略定位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地理信息产业?我们行业内意见不一样。但是要强调技术要素是什么、产出是什么?产业结构是什么,跟国务院汇报的时候把这三件事汇报清楚,地理信息产业定义基本出来了。我们的产出是由劳动力市场,由技术市场、产品市场等等。
(2)战略定位:我们是高技术服务业也时战略性新兴产业。
(3)地位和作用
主要是克强总理讲的四个方面。重要的支撑、重要的保障、重要的手段、重要的内容。
2、总体思路
主要是指导思想、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
基本原则:
五条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2、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3、规范监管与广泛应用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推进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经济社会需求与国防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目标:
产业结构、市场主体、产业能力。特别强调一点,要想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所谓的甘蓝性结构要有所变化。
重点任务:提升遥感数据获取预处理能力、振兴地理信息装备制造、提高地理信息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发展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的融合服务、促进地理信息深层次应用。这也是未来政府投资所需要考虑的重要的地方。
4、政策措施
其中有12项制度,第一个就是产业的统计制度;第二个是资质准入制度,这是影响这个产业发展大家提的比较多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公开地图审核制度、数据使用许可制度、市场招投标制度、建立地理信息资产评估制度、地理信息咨询服务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完善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监管制度、完善高分辨吕薇性遥感影象应用管理制度、落实地理信息服务政府采购制度、完善政府部门间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制度。
优惠政策:
1、落户政策这主要是对产业园的要求。
2、财政政策。包括投资各方面的正。
3、税收政策。
4、金融政策。
5、基础地理信息支持政策。
小结:贯穿一条主线就是要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是国家的战略。发挥两个积极性,企业主导、政府引导。实现三大目标产业结构、市场主体、谌业能力。完善四方面政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健全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12项制度、提出了5项优惠政策。重点发展五大领域:提升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振兴地理信息装备制造、提高地理信息软件研发和产业化水平等。
三、《意见》出台的意义
这已经是国家的战略,也是彰显了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相信这个《意见》的出台会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认为《意见》出台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关键节点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指南针和推进器。未来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也是要靠这些政策的。
四、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一)地理信息产业预测分析
按照目前国民经济生产总之GDP7%的增长率,到2020年大概是占1恩%,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最低的按20%算,大概有9000亿的水平。
(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理念
对应今天大会的主题,比如说开放,首先是我们的主张要开放,主张不开放思想上就很难接受国际上的东西。再一个是政策开放、环境开放、再一个是标准化。我们如果没有一个开放的态度很难做后面的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3sNews曾经写过一文章,地理信息产业究竟谁来主导,我说目前阶段还算是能够小马拉大车,能做这个事情。
融合不多说了。说一下智能,未来肯定是智能化的,所以在服务商、在运营商、应用层面、技术层面智能化及其关键,将支撑所有的智慧城市、智慧中国乃至智能地球的发展。
具体工作任务:
1、抓好《意见》落实。特别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完善政策、加大扶持。
2、积极培育市场:推进北斗应用、地理国情监测、基于位置服务、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等都是未来开拓性的市场。对企业的发展都会有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要进一步的开发新的市场。
3、引导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和市场监测、开展政策评估
4、加强统一监管
打击非法测绘行为、严查问题地图、维护市场秩序。
希望更多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加入到产业研究之中,我们现在比较缺乏这方面的领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这方面的市场监测和评估,市场开放必须要加强统一监管。建立一套信誉体系。
总的来说适当的时候推出的这个《意见》对我们产业发展一定是有一个新的发展、快的发展、大的发展。借此机会感谢大家多年来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