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几乎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高德软件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并购协议,根据该协议,在收购完成时,公司的股东将获得每股普通股(“股份”)5.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21.00美元的收购对价。该收购价格比高德软件宣布已收到阿里巴巴私有化建议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每股ADS16.54美元的价格溢价了27.0%,对高德在完全转股且摊薄的基础上的股权价值估值约为15亿美元。
意料之中的是并购成功,意料之外的是本来已经应该达成协议的并购最终还溢价了不少。这多少体现了阿里巴巴对高德的重视和渴求,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这一步似乎走得比以前的任何一步都要显得明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之争可谓老生常谈,腾讯凭借着微信可谓牢牢地握着一张“船票”,百度虽然没有哪一款应用可以名列前茅,但是多达14款超一亿用户的应用也足以筑起了护城河,而且类似手机百度这样的基础性应用,在不少用户看来还是属于装机必备的应用。而目前从阿里巴巴的产品线来看,无论是手机淘宝还是来往或者是支付宝钱包,似乎目前都不能称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纵然阿里巴巴对于手机淘宝、来往或者支付宝钱包的推广力度不容置疑,但是“来往”显然很难从微信身上分一杯羹。至于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钱包,从产品属性上也不是入口的料。这里就要说到入口的产品属性,以安全软件为例,虽然360在手机安全软件方面占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但是360依然不依不饶地发布了360手机浏览器6.0版,并以“要快感 更要安全感”的口号希望借手机浏览器产品抢得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显然,360也意识到,安全软件是一种工具,用户不会使用安全软件作为平台,同理,手机淘宝从产品属性上也不是一款入口型的产品。
相对而言,地图应用则“入口”味十足。最近高德地图就更新了最新的6.4.1的版本,而从功能实现来看,加入了大量生活服务类功能的高德地图,与其说是一款地图应用,还不如说是建立在地图基础上的一款生活服务类应用。从找美食到查违章、从订酒店到找厕所,高德地图全面的功能正好诠释了用户对O2O的需求,而在功能和产品属性上,高德地图可谓是阿里巴巴在O2O战略中最合适的一员。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将高德地图完全收归囊中,能否善加利用或许会关系到阿里巴巴O2O战略的成败。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