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
5月21-22日 北京
先导片发布,数十位KOL倾情演绎时空智能
邀你一起  探索未来
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国家地质灾害遥感监测项目在北川进行试验

4月12日,一项名为“典型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应急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科研项目在“5·12”汶川地震遗址北川老县城展开为期两周的专项科学试验,该项目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国家地震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大、中南大学等单位组织实施。

  4月12日,一项名为“典型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应急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科研项目在“5·12”汶川地震遗址北川老县城展开为期两周的专项科学试验,该项目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国家地震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大、中南大学等单位组织实施。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航空遥感部副主任王薇介绍,此次试验将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多维度遥感数据、灾害现场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数据,突破重要承灾体(房屋、道路等)损失实物量评估、面向高速网络环境的多维时空数据集成与灾害损失协同研判等关键技术,构建基于“天—地—现场”一体化多源数据的房屋、道路等主要承灾体的实物量损失评估技术体系,增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国家灾害应急、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提供支持。

  据了解,通过卫星、飞机和现场人员等构建起来的“天—地—现场”一体化灾情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可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评估灾情,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避免大的灾害初期大家全力救灾而无法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灾情的情况。

  “这套体系主要特点是快、准、全,即使只有灾后数据,也可以确保对整个灾情判断准确率至少达到70%以上。”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朱庆博士介绍说,“项目组之所以将实地试验项目选在北川,是因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各种损毁建筑及地质灾害特征典型、类型齐全,地质灾害项目也十分丰富。”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闵宜仁:北斗步入发展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