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东商城宣布,与包括快客、好邻居、良友等12家连锁便利店达成战略合作,覆盖全国15个城市、超过1万家店面。这契合了京东CEO刘强东前不久对外表示的京东在2014年的五大战略:金融、技术、O2O、渠道下沉、国际化。
互补
京东结盟便利店后,用户在京东下单,线下零售店可直接从终端仓库进行最后100米配送。“通过线上扩充品类,线下提供快捷的配送、体验,用户可通过LBS定位,寻找最近的便利购物。”京东方面表示。
京东和便利店的合作,可以视作“互补”。京东最大的优势是3C产品,在电商领域,3C产品属于高频产品,但在便利店却是低频产品。同时,便利店售卖的多为多频消费产品,这正是京东瞄准的。换言之,京东利用错位保证了购买的频次和黏性。
此外,大部分便利店没有大批量采购的实力,而京东恰恰相反,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出不同时令不同区域的需求,再通过其物流能力进行有效配送,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体说来,京东正试图以移动入口切入消费环节,扩充便利店低频次商品,以自身物流实力完成O2O闭环,实质上,是通过收集订单数据分析预测出当地的需求。
野心勃勃
不仅如此,京东想将触角伸至更多行业。
“从便利店来讲,我们会有网上便利店、网上超市、网上大卖场、网上菜场。我们目前正在与唐久便利店积极推进。”京东首席物流师侯毅说,值得关注的是生鲜产品的加入。据介绍,京东马上将推出生鲜O2O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京东会共享连锁零售企业低成本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采购能力和仓储能力。在侯毅看来,生鲜不仅仅是买菜,更多的是,提供半成品或者成品,“我们会推出一系列加工好的蔬菜来销售,而不是卖毛菜,这可以充分利用卖场的加工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在去年对餐饮O2O平台“到家美食会”进行了投资。当时京东表示,看中了到家美食会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全面控制的模式。这与京东的零售思路不谋而合。侯毅也表示,在京东的O2O布局中,对到家美食会“一起考虑”。
除生鲜外,侯毅透露,京东还计划推出针对品牌连锁店的O2O模型,囊括服装、箱包、鞋帽等专卖店。“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块市场,最近有几家大的品牌连锁店已经在做试点,覆盖了四五千家门店。”与之平行推出的还有一个名为“试衣购”的业务,门店提供送上门试衣的服务,这一点则需要强大的逆向物流支撑。
发力移动
面对O2O来势凶猛的潮流,各大互联网巨头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一赚钱的好机会,阿里巴巴、百度与腾讯等巨头早已蜂拥而上。阿里巴巴从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等方面去渗透;腾讯主要通过微信进行对线下商家拓展新会员;而苏宁为代表的O2O模式和京东最为相近,是结合门店整合线上线下,从供应链、物流配送等全面切入。
这一次,刘强东似乎动作慢了一点。移动互联网毕竟是大势所趋,京东必须在移动端有所作为,比如引入食品(行情 专区)超市,就是为了增加多频购买次数以及用户黏性。O2O的引入,也是希望用户能够通过手机APP在移动情景下完成购买流程,通过移动端和便利店的联姻,增加用户的活跃度。
京东做O2O,是为了战略布局。虽然大家玩的是O2O,但是大家玩的还是互联网速度、互联网思维,京东的O2O相当于把它的平台延伸到了线下,做订单分流,给线下利益,满足自己的分成利益、佣金利益。
与腾讯和阿里明显的互联网基因不同,侯毅将京东定位于“基于互联网的零售企业”。“京东的O2O做什么?我们充分利用门店、连锁店、互联网的优势,并将其结合,我们希望能够打造新兴的连锁业态。”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