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地图应用——巨头的“欢场”

作为移动端重要入口,地图产品市场大局初定,百度、高德、搜狗成为行业第一阵营。有业内分析认为,搜狗地图将扮演今年行业内的变量。在地图行业耕耘多年的搜狗地图,自然不想再错失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机会。专注于O2O模式,其他中小地图厂商或默默蓄力,或悄悄转型。

  2014年刚过两个月,移动地图战场就已掀起三次巨浪。剑指O2O(OnlineToOffline)市场,BAT三家互联网巨头火力全开,抢用户、拼资本、圈资源,金额动辄数亿美元计,成为互联网领域最大爆点——2月10日,阿里巴巴11亿美元拿下高德地图;紧接着,2月19日,腾讯入股大众点评控股20%;更早一点,1月25日,百度出手1.6亿美元拿下糯米网的控制权。至此,“BAT”三巨头的“撒钱路径”已经清晰明朗——以地图为核心,聚合以团购为核心的个人服务,绑以移动支付画成一个O2O的交易闭环。数据显示,BAT三大巨头已经直接或间接控制了90%的打车软件市场、81%的团购市场、82%的手机地图市场、85%的移动支付市场。

  地图服务是O2O的重要入口。地图移动导航的背后,可以查看好友地点、分享地点、餐馆点评等,提供社交与生活服务。三巨头目的均为接上地气,展开以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为基础的全链条O2O,直逼以地图领先于LBS的百度。

  早在2012年百度就把地图业务拆分成LBS事业部,以百度地图为核心的LBS业务是主抓产品。目前百度地图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导航APP,在其之上聚合了团购、酒店预定、打车等时下火热的生活服务,体现了更强的整合能力——糯米网专攻生活类团购,去哪儿手握旅游与酒店资源,包括91无线、悠悠村在内的流量变现工具完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以这一角度而言,在地图服务上占有先机的百度已经领先拿到船票,抢在阿里巴巴和腾讯前面整合地图上的O2O圈子。腾讯地图也水涨船高在腾讯内部提升了自己的战略地位。

  作为移动端重要入口,地图产品市场大局初定,百度、高德、搜狗成为行业第一阵营。有业内分析认为,搜狗地图将扮演今年行业内的变量。在地图行业耕耘多年的搜狗地图,自然不想再错失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机会。专注于O2O模式,其他中小地图厂商或默默蓄力,或悄悄转型。接下来留给几大巨头厂商们的考验,就是如何尽快实现规模化盈利。

  地图大战究竟在业内掀起怎样的波澜呢?记者对搜狗地图总经理孔祥来、导航犬CEO钱进、O2O行业分析师黄渊普进行了采访。

  开辟差异化路径

  原本在地图领域,所有公司已越来越趋近业务同质化。面对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拼爹式”的土豪竞争,地图软件公司压力倍增,走符合自身优势的差异化路径成为各家避开巨头的必然选择。

  孔祥来:我们与百度看法不太一样。在我看来,地图作为O2O入口不是特别合理,真正的O2O模式应该由美团、大众点评等垂直入口进入,最终需要位置服务的时候,再将地图作为工具将用户导入。目前搜狗地图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O2O领域,而是重点在出行领域更加深入地解决用户需求。出行才是地图本源,目前在此方向上用户满足度远远不够。

  在出行领域细分场景下,今年会有一些突破性的产品出现。过去提起出行大家都会想到导航,实际上出行领域包括路况信息、骑行出游、徒步出游等,严格来说,目前地图市场并没有将此类需求完全满足的功能软件。搜狗地图今年会有创新,但是由于处在研发阶段,现在还不方便透露。

  钱进:百度、高德已成为地图领域最大对手。这场地图圈地战确实给导航犬公司带来巨大挑战,导航犬多年来一直以导航为核心,我们决定依托导航体验的先发优势、技术积累和用户认知,用三种方法应付挑战:1.转向垂直领域,收窄战线。比如在目标客户群上,百度、高德都以移动互联网门户为核心,面向所有人。我们就打算放弃大而全的地图,甚至是放弃80%的原有市场,转而聚焦导航功能、专门去做车组领域,只针对一类人群,把此细分领域做透。2.加强用户体验。3.跨界,软硬件结合,向车联网方向发展。公司也会做一些O2O领域的尝试,但会聚焦在车联网领域。

  盈利模式难寻

  易观国际分析师尹晶雪曾提道,百度高德将导航从收费变为免费,彻底变革了这个领域的商业模式。地图收入现在基本忽略不计,虽然地图希望接入各种本地生活服务,从中收取广告、交易提成等,但是像打车这种服务现在自己都没有盈利模式,又怎么可能给地图厂商付费。

  孔祥来:地图应用目前还没有盈利模式,盈利并非当下首要问题。目前最需要重视的是将产品体验做好,提高用户忠诚度。地图应用到最后还是巨头玩家的产品线。也是一个特别消耗资源的领域,需要投入很多资金,而且盈利模式并不清晰,所以并不适合小型公司。

  搜狗地图依托于搜狗公司,好在能在母公司中找到接入平台,比如在搜狗网页搜索里,搜索“招商银行”等地理词汇,便会出现地图结果,直接将流量引入地图。我认为所有地图都应该依托于一个大的平台。独立公司想要玩转地图领域还是非常困难的。

  钱进:公司还未实现盈利。尤其在百度、高德争霸赛开始后,盈利基本已完全不考虑,吸引用户成为第一宗旨。以前有“买狗粮”等会员盈利模式,现在早已放弃了。所有服务全部免费。9年以来,导航犬一直艰难地维持自己的独立性,到目前为止,还将继续寻求独立的可能性,移动互联网风云变幻,如果维持不下去了,也可能选择投靠。

  黄渊普:百度地图是覆盖60层以上地图信息的层层叠加,呈现全方位生活服务平台。高德地图由阿里控股并主导转型,还是可以成功的。而老虎地图等小型APP的主要市场依然在导航出行方面,因只具备基础信息,且多由传统公司推出,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弱很多,转型非常困难,小型地图公司占有绝对劣势,不排除被收购可能。

  BAT大战奠定行业格局

  巨头抢夺战首先带来好的一面,将地图市场“炒”得火热,用户关注度越来越高。百度、腾讯、高德都在地图上的大力投资也会让用户对地图软件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另一方面,喧嚣过后,各家还是得考虑各自定位。

  孔祥来:百度一直把百度地图作为O2O入口,希望用户在地图上完成相关交易、支付等环节,形成闭环。阿里本身并不缺O2O入口,高德被阿里收购之后,会有一些新的思路出现,也许在阿里系产品架构中,高德会演变为向O2O产品提供LBS方面技术支持的工具。究竟哪种方式更容易被用户所选择,将是今年最大的看点。在我看来,手机O2O阿里系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不久前腾讯收购大众点评,微信端的大众点评入口也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入口方式。朋友间聚餐这种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微信中,大众点评的嫁接让大家更容易认定微信是找聚餐场所的入口。我一直认为,重要的是找到符合用户需求的、最自然的方式,而不要去生硬地去教育用户“你应该怎样使用产品”。

  钱进:产业格局呈现出所有资源开始快速向少数巨头汇集,同时整个上下游行业都开始站队。百度和阿里毫无疑问是最大巨头,腾讯在努力把局面从两强争霸变成三国演义。当然也会有其他巨头也想跻身争霸赛中,但多数没有太多机会。

  黄渊普:地图应用工具属性为主,更重要是附加在地图上的服务,目前竞争局势看,百度强于高德,高德强于腾讯,腾讯还未参战,更多是在准备后端工作。目前阶段实际是地图背后的商户资源在整合,地图未来将成为生活服务O2O平台,汇集地理信息、团购信息、优惠信息等。比如大众点评会将其商户资源信息等导入地图。目前百度将所有砝码都压在此领域,而腾讯、阿里重点还是背后移动支付环节。(王晓妍)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