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科技媒体Re/code刊文,对iBeacon技术入驻公共生活领域的进展做了初步点评。在作者看来,尽管iBeacon是一种靠谱的且低成本的定位技术解决方案,但其若想改变线下购物形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下为原文译文:
很少有哪项新技术能像iBeacon一样如此迅速地抓住商机。记得几个月前,iBeacon还只是苹果公司在WWDC大会提出的一个不太受关注的新词。那时,苹果对它的定位仅仅是“适用于iOS 7系统的可用技术”,他们希望能以此能获得更多来自工业领域的支持。而如今只过了短短几个月,iBeacon就在商界大放异彩,无数超市和零售商纷纷递来“橄榄枝”,表示希望能与其联手合作,就连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职业棒球大联盟等知名体育比赛都开始采用这一新技术。
事实上,iBeacon的确弥补了GPS技术的不足,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更省电的室内定位追踪技术。它能根据用户的位置和需求,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来提供智能化的电子服务。可以说,通过将室内定位技术和数据化体验融合,iBeacon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并以此真正实现了“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的产品推销给恰当的消费人群”这一营销理念。
对于消费者而言,iBeacon以一种更为便捷的全新方式,告诉了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应该到那里去买这些东西。作为一种全自动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在体育馆准确地告诉你自己的座位在第几排第几号,也能在超市里按照你的需求为你规划采购路线……所有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升级体验,都是由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所带来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便捷生活,同时也通过这种独一无二的新体验,为自己塑造了一个独有的品牌价值。
危机
然而,任何一项技术的推广必然都会有自己的“膝跳反应”,iBeacon也一样。就跟推送功能推出时有人用它做垃圾广告推送一样,任何新技术在被推广时都无法保证只被用来做好事而不被用来做坏事。因此,随着iBeacon技术的普及,被歹人利用这种事情将无法避免,但苹果公司应该竭力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否则一旦发生,对于某些公司而言,他们可能会因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诚然,iBeacon技术能允许商家给那些刚来买东西的顾客发欢迎辞,也有利于在顾客结束购物后做售后调查。这种顾客至上的服务方式看上去的确很简便,但是如果你再细想一下,事情真的会这么完美吗?当你打开推送,发现这已经是你第三次、第四次收到来自其他商店的同类商品推送时,你是不是会开始烦躁了呢?到了第五次或是第六次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把这个恼人的程序直接送手机里删除了——因为相比关闭推送,还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更便捷一些对不对?那如果还有第九家或是第十家商店像之前那样给你发推送呢?你是不是已经下定决心,彻底从这种由iBeacon构建的幻影中清醒过来,想跟这些机器说“拜拜”呢?
说真的,对于软件开发商而言,他们最应该考虑的,实际是如何做才能保证用户不删除他们的客户端。有些人幻想着,可以把超市零售商变成他们自己的广告平台,幻想着在每个过道的一角为不同的牌子打广告。可是,当各式广告充斥着超市每条过道,叫卖着各种最新的“必需品”时,你可能连手机都没法儿放下了。
花大约100美元,就能基于iBeacon技术为蓝牙LE耳机带来一次全新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以顾客互动体验为基础的创新,它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手机和消费者的价值。只要它在普及的时候能够更加慎重、谨慎,那么这种创新将为我们每个人带来一场空前的变革。
建议
未来半年将是决定iBeacon系列产品命运的关键时期。商家只有快速做好定位、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才能在这场比拼中存活下来。为此,我们也给您支了几招:
1.通过手机应用,定时为顾客提供高价值的产品推送信息。
2.利用自身应用特点,适时调整推送内容。
3.借助与用户兴趣和偏好有关的反馈信息,推进受众划分。
4.建立相应的推送管理系统,诸如频率上限设置、推送延迟等功能,以此确保用户不会因为推送过量而“暴走”。
5.均衡设定从iBeacon定位到成功发送信息的时间差和距离差。
如果这些你能做好,那么你的顾客肯定会觉得满意。这就犹如为所有顾客都配备了一个专门的导购一样,他们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也能获得为自身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而这正是所有消费者梦寐以求的服务。
iBeacon技术到底会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此次此刻,无数人都对此十分好奇。但是好奇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也是一次深入掌握室内线路、收集顾客行为数据等进军其它生活领域的绝佳商机。
室内手机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尽管iBeacon还处于萌芽初露时期,但是孰赢孰败,答案不久就会揭晓。但无论风云如何翻转,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那些真正以顾客体验为中心进行创新的商家,才能笑到最后。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