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News讯 19日,《关于加快培育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提出,中关村将引进一批国际大数据顶尖人才、团队和企业,以大数据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立志打造成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
围绕着建设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的目标,意见表示,到2016年,中关村的大数据的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培育500家大数据企业和一批领军企业,建成10个以上行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具备大数据应用能力的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届时,中关村将成为全球数据创业和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汇集地。
针对大数据的市场需求,《意见》提出,将率先在智慧城市、金融、环境等12个领域,开展大数据解决方案应用示范。其中,大数据环境解决方案,将支持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气象预测、地质分析、资源勘查等服务平台,推动大数据生产能效分析、PM2.5监测分析、烟气治理排放监测分析及智能电网等示范应用。
针对大数据产业的人才需求,中关村将从硅谷等创新前沿地区引进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团队和企业,支持大数据企业、行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设大数据课程和开展人才培训,建立跨行业的大数据实验室,培育一批具备行业实践经验的数据科学家。实际上,中关村的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在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其成果可与美国硅谷相提并论,因此,人才优势十分显著。
大数据产业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生态系统,中关村将发挥其资源整合优势,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链。作为中国信息产业的策源地,中关村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并打造成为数据资源聚集服务区的目标上,优势明显。
《意见》的出台不仅发掘出中关村新兴产业全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带动了与大数据产业相关的周边产业发展,而且拥有了全球大数据创新中心的这张名片后,北京将会吸引更多世人的目光,这也将会提升北京在全球科技界的影响力。
近年来,大数据一直是年度热词,热度持续不退,但其背后总有各种纷扰的质疑声,如何能将大数据技术与国计民生联系起来,并带来商业价值一直是困扰着人们。如今大数据已提升至政策层面,势必会推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其商业化进程,再加上中关村在科技界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大数据产业将会蓬勃发展,只是早晚的问题。(文|龙薇)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