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阿里,用高德地图做送货轨迹跟踪系统吧!

阿里巴巴从最初中国的EBay定位,到现在“中国亚马逊+本地生活+金融支付+移动互联”等的综合定位,不可不说是中国式互联网竞争造就了如今的帝国,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在BAT竞争中扩展品类版图,会是1+1

  马年春节过后, 阿里的一招棋即刻抢了京东和联想的风头登上财经新闻的头条。

  恰好春节前本人在淘宝上买了一套桌游,本计划春节放假带回老家作为节日的玩耍,考虑到节前快递员紧缺因素,为保证到货时间,特意选了销量排第一、位于北京市的卖家,岂料到大年廿九本人撤离北京时这件宝贝还不见踪影,查询物流详情结果是:

  从廊坊发出(虚标卖家位置的问题,可以用地图标示来让买家自己识别),折腾了两个处理中心,三天后出现在北京的处理中心。

  从物流详情中看到宝贝已经到家附近的投递中心,但却没有快递员联系我,考虑到第二天要离京,想主动联系快递员沟通送货时间,哪怕能告知配送中心位置我上门自提都成,但结果是找不到任何物流配送中心或业务员的联系方式,最后失望离京(同样是地图LBS功能就能解决的问题)。

  春节返京之后还未见到宝贝,跟卖家旺旺留言也不回复(插播:阿里要布局移动互联网的话,该把旺旺这个IM工具好好整整),2月9日周末休息日,被一阵撞门声吵醒,脾气暴躁的快递员突然出现,宝贝终于抵达(京东从2011年已经开始倡导实行快递员送货轨迹查询的GIS可视查询系统,绝对是优选的用户体验。如果我能提前查知快递员的送货轨迹,是不是可以早点起床,准备迎宝贝,而不是狼狈地被从床上揪起来啊!)

  高德成为阿里100%全资子公司引发业内诸般讨论,笔者对于什么IPO上市、市场估值研究是外行,但作为一个电商消费体验者和淘宝用户,窃以为,高德目前在阿里体系仅仅是用作O2O环节中的线下商户引流未免大材小用,阿里如果想践行马云倡导的“四化发展产业生态”,应当挖掘高德地图在物流大平台建设中的功能,这样才能改善买家在淘宝、天猫上购物之后的物流配送体验,才能保证一年中的双11、双12再接再厉,才能让阿里在电商竞争中优势更凸显。

  阿里巴巴从最初中国的eBay定位,到现在“中国亚马逊+本地生活+金融支付+移动互联”等的综合定位,不可不说是中国式互联网竞争造就了如今的帝国,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在BAT竞争中扩展品类版图,会是1+1<2的结果,以马云的智商,概不至此。

  马云在一年前发的全员邮件中,提及建立更加市场化、平台化、数据化和物种多样化的商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是需要各事业部之间沟通顺畅、利益共享,更需要考虑最大stakeholder也就是用户的体验,我不希望再刷微博的时候满是“推广”内容,就像没有人希望将来打开高德地图导航路线的时候,林志玲嗲嗲的声音报出来一个“前方抵达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伙伴银泰百货附近”。(李玲玲)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