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测绘班长创新方法 测量一个点位缩短近20分钟

第一次走进地下坑道时,作为该旅首批派到施工一线的直招士官,邓孝铨十分兴奋。然而,在欣喜过后,每天面对忙忙碌碌的一线施工人员,自己却左右搭不上手,邓孝铨又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

泰伯网
  内敛、认真、执着,说话慢条斯理,这就是第二炮兵某旅工兵二营测绘班班长邓孝铨(上图右)给人的初步印象。

  第一次走进地下坑道时,作为该旅首批派到施工一线的直招士官,邓孝铨十分兴奋。然而,在欣喜过后,每天面对忙忙碌碌的一线施工人员,自己却左右搭不上手,邓孝铨又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

  “越是不懂,越要加紧学。”在日复一日看似“打下手”的工作中,邓孝铨系统地掌握了各种测量仪器以及天平的安装程序和技巧。2010年春,上级对某国防工程山体围岩监测时,邓孝铨在工作中发现,膨胀螺栓与喷浆面锚固期间,容易受石质和锚喷面位移而影响测量结果。经过反复试验,他提出了根据石质不同采用长短不一的锚杆注浆锚固,受到总部某科研所围岩收敛计方法创始人王海高级工程师的称赞。

  专业上的崭露头角,对邓孝铨是最好的奖赏,这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国防工程口部点位测绘方法,测试一个点,光一个计算公式就够俩战士算四十多分钟。他经过反复琢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CAD软件进行对点,然后把模拟图形贯通,不但变换方位少了,而且时间也少了一半。三个月后,经过对照模拟贯通数据进行野外实地测量,邓孝铨总结的“角度距离结合测绘法”,测量一个点位不仅能缩短近20分钟,还能确保轴线实现“零误差”。

  掘进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只适应于小断面坑道,对于大断面坑道经常需要多次测量并进行二次计算,不仅误差大,还不易控制,出现超挖、欠挖。邓孝铨曾计算过,每超挖一立方,就要投入700多元工程经费。他利用自己数学专业的优势,设计了一套自动化测绘程序,避免了二次计算误差,达到了过去需一台十几万元的专业隧道激光断面仪的测量效果。

  邓孝铨只有大专文凭,测绘工作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需要不断对大脑进行“刷新”。为此,他苦下功夫练业务,系统学习钻研测绘专业的最新应用技能,熟悉系统软件。邓孝铨先后考取国家中级工程测量工、中级材料试验工、中级建筑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2012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2013年被二炮评为“自学成才标兵”。(王安民)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