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局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

  近日,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局重点实验室论证会在南昌举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出席论证会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陶澍、周成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珲等专家参加了论证,并对重点

  近日,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局重点实验室论证会在南昌举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出席论证会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陶澍、周成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珲等专家参加了论证,并对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是由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联合申报,主要研究目标是围绕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流域环境研究提出的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建立并完善数字流域资源环境监测创新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促进流域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共享服务的产学研用链式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对加强测绘科技创新,解决流域资源环境监测的测绘地理信息支撑技术难题,着力打造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发展平台,促进地理信息事业产业发展,尤其是促进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李朋德指出,建设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填补了测绘在流域、资源环境等方面综合研究的一个空白。并要求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三家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江西乃至全国关于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技术和应用方向上的优势研究力量,围绕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流域环境研究提出的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建立并完善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创新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促进流域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共享服务的产学研用链式发展,并将成果转化运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性研究,加快技术体系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我国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研究和应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论证专家听取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实地考察了实验室相关设施和建设条件,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通过实验室建设可行性论证。国家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同济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及有关省直单位专家参加论证会。

  论证会结束后,李朋德一行到江西局进行了调研,听取了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事业发展情况汇报并视察了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基地建设。李朋德对江西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就推进全局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规范测绘地理信息依法管理,要尽快将产业要素、技术要素纳入管理,要创新思路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向市场化测绘体系转变;二是强化技术实力,提升技术装备,建立全省地理信息网络,全面掌握全省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三是提高地理知识服务能力,增强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变数据采集为数据分析和地理设计,为各方面提供信息服务;四是提升与其他行业交叉合作能力,将地理国情普查作为行业支撑来发展;五是促进产业发展,创新管理,形成一种事业单位合作机制,打造一个高科技开发团队,加快人才的知识更新和有序流动;六是加快引进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尽快形成以测绘专业为主体,多学科专业高层次人才为补充的大测绘人才格局。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湖北省北斗产业瞄准千亿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