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黄副总的报告文字实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北京合众思壮的黄海辉,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北斗高精度产业发展之路的探索。分三部分介绍:一、背景。二、突破之路。三、市场化发展。
一、背景
我把北斗发展历程分四个主要阶段,对应三大对应,2000-2007年基本在做探索,2007-2009年进入了重要的筹备期,从整个探索期到筹备期的中段,整个应用基本在军工领域,专业性市场应该从2008年陆续开始有些使用,比如交通、林业等等行业,整个产业在2009-2012年基本开始起步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专业市场和军工市场都在大量开始应用。从2012年12月27号ICT正式对外发布作为一个时间点的话,北斗发展迎来了未来十年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个阶段大众消费应用将会被入入到北京蓬勃发展的阶段。
从北斗现在发展状况来看,北斗市场份额现在还比较小,整个北斗实现全球产业化的布局还应该是任重道远的一件事情。从北斗应用角度来说,应该有两大类应用:一类是导航应用,从精度来说,并没有追求那么高,主要是民用和交通领域,领域是高精度应用,需要获得更高精度,主要是专业市场和特种行业的应用,从北斗高精度来讲,有一些重要的战略意义,应该更好的满足市场应用,具备更多的卫星数量和更好的覆盖,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做过大量试验,北斗高精度应用的坚强性和稳定性、可用性得到了委员大的增加,对用户来说刚性需求的提升。北斗高精度除了定位算法以外,还涉及到了包括载波计算、地基增将等等技术,是GNSS技术的制高点,统计,从国际战略角度来说,高精度需要掌握在中国自己手里。
从北斗高精度企业现状来看,目前国内立足于自主研发,正在发展相应的产品和技术,政府也比较支持,国内这类企业都获得了相应的支持,有独特的优势。国外公司对于北斗市场基本关注了很久,国内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第一,技术积累沉淀方面,国内在卫星导航领域中缺少一些核心技术和专利,芯片性能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化、商品化、产品化的验证和应用,从高精度算法这部分来讲,GNSS、GLONASS作为融合性的系统,北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GPS、GLONASS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多系统融合算法,特别是GPS、GLONASS方面的算法,国内有些欠缺,国外企业经过了十多年成熟的市场化应用,他们已经走到了前面,在这样一个格局之下,如何突破这样的瓶颈,使得中国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在狼来了的时候能够在竞争中胜利出去,这是北斗发展的关键制度。
问题就是可以进行产品化应用的“中国芯”,国际芯片板主也遇到一些问题,目前只公布了B1协议,B2协议公布的时间还没有确定,B3可能永久性不会向国外企业公布。
二、突破之路
基于这样一种市场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分析,合众思壮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一些准备,去年下半年正式开始运作,今年年初实现了,完成了对国际知名品牌Hemisphere全资收购,收购内容包括品牌、核心技术和专利。我们解决了核心技术和政策两个层面的问题,实现弯道超出,特别是收购之后我们做了相当多的投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可以获得先发性优势。在这样一个核心技术打造基础上,未来我们的整个突破整体规划会从芯片到板卡、终端设备、软件系统、中间件一直推行到行业应用,这是整个产业链上的环节。我们公司自己在这中间都有自己一部分优势地方,形成和整个产业链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这颗多模芯片通道超过200个,完成了GPSL1、L2、L5的跟踪,芯片已经完毕,板卡可能在未来一两个月之内正式上市。
三、市场化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合众思壮也做了一些布局,最早也涉及到板卡和终端在军工方面的应用,在专业市场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北京成立了北斗导航公司,专注二代民用芯片和模块,我们完成了国际收购,提升了核心技术能力,布局全球的专业化市场。市场化的推动,我们认为是核心技术完成之后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中国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突破和带动的有两个环节:一个是核心技术,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应用解决方案和多种行业应用,解决核心技术以后,我们在行业上做了一些尝试和突破。
市场化的关键,北斗高端专业化应用市场,是带动北斗芯片发展的重要核心。我简单地介绍几个应用:第一,高精度精细农业方面,目前来讲,中国整个农业生产出现了大农业的趋势,精准农业成为很重要的突破口,特别是北斗加入以后,在精度获得特别是高程稳定性上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使得原来类似于像平地这样的事情在GPS、GLONASS时候是不太可靠的,北斗加入以后使得这件事情变得比较有意义。应用主要是农机驾驶、农业信息采集、机械化控制以及精细化控制方面。北斗高精度智能驾考方面的应用,通过北斗应用,获得精确的驾驶轨迹记录和存放,整个系统定位精度比较高,对驾驶员水平的考察是比较直观和科学的。另外一个应用,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有一个背景,在这些年发展过程中,类似于公安和其他行业都做了相当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安里面有金盾工程,之前系统主要专著于CS和BS架构,主要特点是以信息化为核心,这些年我们产业内出现了一些技术名词,代表了技术的发展方式,这几个名词分别是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在这样的时期,非常有幸的是北斗也在这一时间出现了,利用北斗介入的契机,如何把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在行业市场中的推动和应用变成整个行业转型和发展非常重要的契机,正因为基于此,我们也探索公共安全方面架构的变化,不光代表技术的变化,其实也代表行业管理和应用水平的提升和改变,中间会产生相当多的创新的模式和相当多的创新的应用,在这里,主要探索的是公共安全的大数据平台、一张图平台、一张网平台,整个系统强化实战、协同、高效、智慧为核心的云端并重的体系,内外兼顾。在应用中,我们做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我们向新疆公安厅提供了两万台北斗移动应用终端,这部分产品总共分两类:一类是4寸的,一类是7寸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把公安原来放在办公室的电脑搬到了民警执法现场。整个信息基于云和端体系,但是不能改变原有云端很多架构,从端和端对原有云台接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中间件建立,跟原有系统进行对接。
我要介绍的内容大概就这些。
谢谢大家!
(此为报告人现场发言速记记录,未经报告人本人审核。)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