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李晶: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政策与技术发展

以“应用北斗 光彩中国”为核心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今日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下午的会议中,交通运输卫星导航产业化中心李晶总工就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政策为大家作报告。

  3sNews讯 以“应用北斗 光彩中国”为核心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今日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下午的会议中,交通运输卫星导航产业化中心李晶总工就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政策为大家作报告。

  以下为李晶总工的报告文字实录:

  大家下午好!

  首先,介绍一下道路货运安全背景,大家都知道,货车安全事故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大货车出事故时候很少有不死人的。货运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我们国家差不多2000多万辆车,70多万户,车户比很低,意味着安全管理措施、政策法规很难实行。鉴于道路货运安全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等部位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要求加强对道路货运车辆的监管管理。2011年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货车的通知,提出的目标是2015年,重种型货车动态监管达到95%,同时建立货运安全监管服务平台。之后,2012年490号文,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30号文的意见,明确所有车辆必须装定位装置,接入道路货运安全监管服务平台。

  我们有三方面考虑:第一,落实相关政策,通过建设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对货运车辆进行有效监管,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第二,创新管理方式,实行第三方安全信息代管,减轻政府监管压力。第三,实现用监管带动服务,用服务来促进管理。

  货运安全公共监管总体方向,建设全国性公共平台,实现货运车辆数据汇兑,为整个行业提供服务。平台与联网联控系统的关系图。平台与卫星丁武服务商的关系,卫星定位服务商使用平台提供监控端进行监控,接受平台技术监管,平台与运行企业的关系,主要是两点:运输企业监控平台使用自有平台,平台透传数据给运输企业监管平台,接受平台技术监督。平台建设背景,主要分货车跟客车,有明显的区别:客车监控由服务商或运营企业完成,监管由交通管理部门完成,货车由服务商、运输企业或货运公共平台完成,公共平台把数据传递给公安、安监等部门,今年1月1号正式启动,所有数据、所有服务商可以接入到平台,货运公共平台典型应用场景,车主、货主、运输企业、货运平台客户端都可以接入到公共监管服务平台中。

  整个货运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特征,当时定义为五个: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性能、开放性、高安全性,希望给服务商、运行企业、监管人员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服务。在功能方面,对于政府监管,主要是运管审批、重点违法行为监控、日常管理等等,对于车主和驾驶员,一是安全提醒,此外,报道信息的处理,比如违章事故、违法事故,包括信息服务。

  我们提出“五化”:第一,安全管理协同化,实现同一地区不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最终实现道路安全有效的管控。第二,通知下发实时化,传统意义上很多消息、灾难、气象信息通过传统纸质媒体发布,我们希望第一时间把所有信息传递给车辆驾驶员,避免危险的发生。第三,日常管理便利化,通过平台,帮助整个行业管理走向信息化。第四,安全管理日常化,通过系统对驾驶员进行多发事故的提醒,增加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第五,信息处理自动化,传统平台更多的需要手工进行监督管理,在这个平台上,力争做到数据、信息自动报警、自动转发、自动处理。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此为报告人现场发言速记记录,未经报告人本人审核。)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