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曹主任的报告文字实录: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卫星导航有两大意外,应用如此广泛深入,另外一个没有想到的是系统信号如此脆弱,极其容易受到干扰遮挡,最近几年发生了一些事情,特别是2001年美运输部发GPS脆弱性分析报告,他们试验民用无人机,让它怎么动就怎么动,这里面存在一些问题,2009年美国颁布GPS民用监测性能规范。GNSS时代需解决六大难题:日常的日地环境条件下的稳定工作,严酷的物理环境条件下的稳定工作,恶劣的电磁环境条件下的稳定工作,地下、水下、深空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稳定工作,北斗面临重大抉择,一是北斗产业在短期内必须做大做强,别无选择,二是北斗系统后发优势,要体现在赶超上,要有明确的规划部署,需要协同创新,顶层设计,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只有走这条路子我们国家在创新上才能跟人家不一样,才能实现赶超;三是卫星导航系统,面临脆弱性挑战和泛在服务全方位挑战,需要系统融合和资源整合与需求聚合的先导性科技行动计划,四是智能信息产业需要核心、主线和灵魂,需要领头羊,需要前沿性理论引领,引导整个产业发展。
北斗应用实现系统总体概念创新,打破卫星导航“老三段”的总体构成思想,在当前条件下,应该有所改进,应该形成空间星座星系系统,二是环境监测增强系统,三是地面运营控制系统,四是用户应用服务系统,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何谓环境监测/增强系统?包括大气(电离层和对流层)条件、电磁环境、多径效应,以及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物植被等所致的遮挡阻断覆盖环境与条件,它们会影响到系统工作。因此,提出多系统集成融合发展是大趋势,卫星导航系统本身实现GNSS的兼容互操作,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集成融合,无线电导航与其他非无线电定位、导航、授时,解决无线电导航的问题。
北斗必须实现理论创新,唯一的办法必须实现赶超,为了摆脱落后,必须瞄准20年以后这个系统怎么发展,从源头根本上推进智能信息产业跨越发展。北斗时空服务是北斗产业升级版,特征是泛在智能普适惠民,北斗区域系统开始到国际舞台上展示,要为全世界提供时间空间信息服务,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北斗时空服务目标是技术能力和理论观念的双重创新与赶超,在北斗系统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和重大跨越;北斗时空服务体系实现天地间、室内外和多种技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融合,成为信息产业关键共性基础。
北斗技术融合发展路线,北斗跟GNSS的结合合作,导航跟通信的融合,无线电通信跟惯性导航的结合,实现泛在导航,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产业需建良性生态体系,把高端制造业、先进软件业、现代服务业、综合数据也关联起来,这两年也在提大数据,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科技驱动与高端引领,北斗时空是当前许多新概念实施最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支撑系统,概括智慧城市、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把这些装到时空“笼子”里,谁也跑不出时空,然后统一设计,这样可以减少重复投入。
北斗时空服务的定义,从国家安全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创建北斗时空服务前瞻理论,并以北斗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为基础,聚合多种卫星应用,融合多种系统技术,整合类型众多的数据资源,构建天地一体、无缝覆盖、功能强大的时空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安全、高效、可控的被够时空服务体系与平台,提高对全球信息资源掌控治理能力,推动中国特色智能信息服务产业的领先发展。
国家北斗时空服务体系架构图,跟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关联起来。指标要求,可用性、可换性、可靠性,具有泛在智能、精准确保、实时融合、互动替代等特征,形成相应的价值链,整合起来形成四大技术,最关键的是解决卫星导航跟移动通信技术的融合,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好多问题都可以解决,然后要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北斗终端的主要类型:所有终端实际上是一个终端,我们分成七种类型,最近国务院要下发卫星导航中长期规划。北斗时空服务产业链,北斗时空唯物为赢三大制权:理论创新赢得制时空治理权,技术创新赢得国际话语权,产业创新赢得发展主动权。
谢谢大家!
(此为报告人现场发言速记记录,未经报告人本人审核。)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