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News讯,近日,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来自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科研和生产第一线的50名同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授予30个集体“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西安光机所以李英才研究员为代表的“光学遥感团队”光荣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中科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先进集体。光机所空间室陈荣利副研究员作为光学遥感团队代表参加了此次表彰大会并作为先进集体代表作大会发言。
西安光机所光学遥感团队成立于1993年,从起初的七八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多人,以著名光学专家李英才研究员为代表,成员包括了光学、精密机械、无线电、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图像处理、精密热控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多年来立足于国家急需,致力于遥感领域内重大创新项目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国家863计划、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任务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带动了国内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在相关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1996年至2000年,该团队在认真总结和研究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提出并实现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遥感探测器。该项目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原理样机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其研究成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该项目团队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项目负责人李英才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2001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对该项目作了高度评价,2002年该项目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6年2月,项目组团队承担了某重大工程研制工作。在研制条件非常艰苦,缺乏检测和试验设备,甚至连专用的吊装设备都没有的情况下,全体人员克服种种困难,硬是肩扛手抬着200多公斤的产品,在操作平台上翻来覆去的进行测试。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完成了产品研制与试验。在设备研制过程中,项目组大胆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了设备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性能的稳定性、可靠性。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在该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团队还参与完成了921载人航天工程某重要设备的研制。随着SZ-5和SZ-6飞船成功发射,为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重要的成绩,项目组两位同志被评为中科院载人航天工程先进工作者,被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授予铜奖;另外,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非球面光学技术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光学非球面系统的设计、加工、检测、计算机辅助装调、杂散光抑制及测量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已经在某些高技术产品中得到了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入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通过仿真分析和大量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数据,对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做好科学研究的同时,团队高度重视自身的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并高度重视团队成员党性修养、培育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了“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勇于攻关”的团队作风。李英才研究员更是以身作则,节假日很少休息,常带病坚持工作,甚至住院期间关心的仍然是科研项目、惦记的仍然是国家某重大任务。1996年李英才研究员在澳大利亚访问期间,婉言谢绝了当地某大学的盛情挽留,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科研事业。在李英才研究员忘我的工作精神的感召下,团队年青人以强烈的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恒心与毅力,瞄准世界前沿,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祖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习近平号召广大专业技术人才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努力做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等参加了会见。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