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网](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3/0705/20130705103509396.jpg)
以下为文章概要:
Waze被谷歌重金收购使得以色列一跃成为全球消费类互联网创新版图上的重要坐标。
长期以来,以色列的高科技领域被电脑芯片以及通讯器材等行业所主导。不过,最近几年互联网和移动公司逐渐成为以色列初创企业的主力军,其中一些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成功。
或许焦点正在发生改变。个人网站公司Wix总裁兼首席运营官Nir Zohar表示:“Waze的成功将促使这种格局的改变。我肯定我们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以色列进行投资。”上月,当谷歌宣布完成对Waze的10.3亿美元收购交易时,Wix递交了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申请,欲募集7500万美元。
外国投资者也已经开始注意以色列。以色列两家科技公司,个人宗谱网站MyHeritage.com和创意服务网站Fiverr.com已于去年获得Accel Partners和Bessemer两家知名风投公司的资金支持。
以色列思维
以色列互联网领域资深人士认为以色列公司因创造力和国际化视野闻名天下,因此朝日新月异的智能手机应用和消费类网站方向靠拢相对容易。
以色列领先的科技投资公司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Uri Adoni称:“因为我们没有本地市场,所以我们从成立开始就不得不面向国际市场。”
不像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以色列的自然条件就决定该国的初创企业一开始就得把市场定位在美国等地,而不是本国市场。因为只有产品足够国际化,他们才能够吸引到海外风投资本家。
专家则认为以色列公司习惯通过非常规手段开发自己的产品。
对以色列风投资本数据进行跟踪的研究机构IVC Research Center的Michal Adam表示:“以色列的方式通常很特别,经常很疯狂,不会按常理出牌。”
就拿Waze举例,该产品主要依靠用户群来打造地图,因为其缺乏大量的数据以及谷歌所拥有的卫星图像。由于其群策群力的功能,Waze的地图服务向其用户社区提供关于交通状况、交通事故以及测速区等实时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常规的GPS服务难以提供的。这样的服务往往能令用户产生忠诚度。
Adam认为:“以色列方式就是通过简单的过程取得复杂的结果,因为你缺乏金钱和资源。”
据IVC称,大约四分之三的以色列初创企业提供移动或互联网服务。而在五年前,这一数据还低于50%。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风险资本家对以色列的投资在2009年触底,随后稳步提升。据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全国风险资本联合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美国风险资本家去年对以色列互联网公司的投资约为8500万美元,达到近五年来的新高。
总体而言,以色列是全球仅次于硅谷的高科技风险投资目的地。
美妙的往昔
以色列科技界的领军人物Yossi Vardi认为该国互联网蓬勃兴起是自然传承的结果。Vardi说:“每一次重要收购后都将创造一批天使投资人和投资者。”
作为即时通信工具ICQ的最初投资人,可以说Vardi为现在以色列互联网公司的繁荣发展铺平了道路。1998年,当ICQ以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AOL,Vardi从中受益,并将所得投资了100多家科技企业,其中半数以上的发展方向类似ICQ。而answers.com和媒体软件制造商FoxyTunes的成功,无疑又为以色列消费类科技市场增添了新的传奇。
Vardi希望Waze的收购案能激起新一波以色列科技企业的发展浪潮。
除了吸引新的投资者,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培养了经验丰富的人才,而这些人可能将创造自己的公司。
趋之若鹜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波冷水,对这种过度自信提出警告。成立一家面向消费者的初创企业的成本很低,无需传统企业所要的厂房和机器,这使得任何有好点子的人都能轻松开始创业。这样的低成本也更加吸引投资者,因为他们就算投资失败损失也不会太大。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以色列办公室负责人亚当•费舍尔(Adam Fisher)说:“我的确很期待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到竞争当中,但进入该领域几乎零门槛可能造成滥竽充数的企业过多。”
费舍尔称:“我们欢迎他们,但我们希望他们不要误读了Waze的成功。”费舍尔指出,一家研发应用和程序的公司必须搞清楚其盈利模式,而这种问题是芯片制造商等传统科技企业无需担心的。
然而,Waze的成功在以色列互联网公司中所产生的乐观情绪显而易见。资深投资人Yaron Carni表示,这些公司所得到的信息使他们信心爆棚,他们憧憬未来有一笔好的买卖。(李路)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