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地理国情监测企业责深任重

在两个阶段的工作当中,地理国情监测将会拉动地理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这同时将为产业中的主要支撑角色——企业,带来一次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地理国情监测或将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地理国情监测的两期进程,3S企业将在这个项目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承担技术进步与应用的拓展。

  地理国情监测带给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十分深远。这项工程综合利用多时期的遥感影像、基础测绘成果、经济社会专题数据等,对自然、人文等地理要素进行动态的、定量化的、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图件和研究报告等形态,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并应用到行业需求的各个领域。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从总体的进程上来看,整个工程将会分为两个阶段行进,“十二五”期间为第一个工作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集中于初期工程的规划、项目的建立、数据的积累和处理平台的建设、监测成果的公布几大方面,总体而言,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在“十二五”仍然处于起步和摸索的阶段,到了“十三五”期间国家则将监测工程列入国家的常态化持续运行项目中来,届时,地理国情监测将会为行业的各个领域提供持续更新的信息及服务。

  在两个阶段的工作当中,地理国情监测将会拉动地理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这同时将为产业中的主要支撑角色——企业,带来一次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说“十二五”阶段是地理国情监测从模式的构建到成熟的时期,企业从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协助实现技术上的铺垫和工程产品的示范,那么到了“十三五”阶段,对于自然地理国情和社会地理国情的应用更多地将会依赖于3S企业甚至是地理信息产业之外的企业去发现更多的前景与机遇,共同基于地理国情监测中的数据价值和资源价值挖掘出一条新的道路。

  “十二五”阶段:企业创造机会的铺路石

  从2012年10月至2015年底之间,监测项目以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为主要任务,在大范围的普查区域中,选取重点区域、热点问题、变化明显的对象和内容进行空间化、定量化监测,适时形成有价值和效果的部分监测成果,并在这一环节逐步建立地理国情信息监测、统计分析、审核发布制度。为了在技术上支援地理国情监测顺利进行,企业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国家有关部门将大力推进以装备及技术择优的手段,面向全国3S企业公开招标,针对能够提供优秀技术和装备来带动地理国情监测科技水平提升的企业,国家便会为它们提供共同参与工程项目的机会。

  从整条产业链上看,地理国情监测将分为最前端的测绘类装备的数据采集、中间端的数据快速处理,以及后端的行业应用软件对数据的运用三大部分。从“十二五”阶段的流程来看,整体的工作计划将更多地给涉及到前端和中端的企业提供宝贵的机会。

  在前端的测绘行业与中间端的数据处理,地理国情监测主要综合利用摄影测量技术和LiDAR技术宏观、动态、快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多层次、多视角的地理国情信息遥感数据,这就需要相关企业针对国家的需求,拿出一套适合于监测用途的高效的产品。

  例如在LiDAR遥感及其数据处理的领域中,国内对这项技术还往往依托于国外品牌的装备以及数据处理软件,但事实上,高昂的装备引进费用以及软件处理成本是可以绕过的。引进LiDAR技术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硬件上,在LiDAR装备市场,行业使用的仪器基本上还处于国外垄断的地位,产品本身单价相当高,且加之引入中国后的关税壁垒以及代理商的附加利润,多余的采购成本也会增加监测工程的支出负担。

  高成本的国外市场产品为国内的LiDAR厂商造就了机会。最近两年中,LiDAR在国内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在拥有自主技术的激光雷达测量设备厂商已有四、五家的规模,其提供的测量装备产品在质量上也可以和国外产品所差无几,而价格却是国外装备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软件方面,针对LiDAR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国内的本土的软件企业也根据国内的LiDAR厂商硬件产品的特点,推出了专有化的数据平台,坚固国内市场的水平和地位,这些对国内品牌的普及和推广十分有利。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为国内LiDAR企业提供了破土而出的难得机遇。

  除了遥感领域,GIS与导航类企业也在为整个地理国情监测提供着重要的技术支持。在国家项目助推产业革新与转型的大环境下,发挥自身的优势能力,创造最有价值的产品,力争为地理国情监测工程提供可靠的装备与软件,这些都正在成为3S企业争取的目标。

  “十三五”阶段的展望:落地于民生应用的企业机会

  地理国情监测虽然看起来与我们生活没有关系,是有些过于遥远的国家级项目,但这项动员全国力量的庞大行动将能够帮助政府、企业全方位了解有关于国土的自然情况及社会文化情况,在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一旦能够拉动起这些信息得以高效的使用,将会形成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催生出新型服务企业以及传统企业服务的转型。

  试想一个情景:当你打算用有限的经费去买一套房子,你从开发商处了解到,该地区即将纳入市政规划的范畴,全面公交网络和沿线地铁即将构建,颇具升值潜力。但当你交了钱买到房子并入住后,你却发现过了几年家里周围的环境还是和当初一样,什么也没有。这样的情景实际上是目前房地产行业坑蒙消费者掏钱买房的一种常见的弄虚作假行为。

  但如果我们有了一套基于公众的城市规划信息GIS平台,这里面提供了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多层次、多时期的丰富城市数据,甚至是政府针对民众发布的未来几年城市规划的蓝图,这样,房地产周围的民用设施建设情况,人们通过历史与未来图层的对比就能看出周围环境有何变迁,那么开发商的宣传靠不靠谱,则一目了然,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警惕。

  而无论是政府的城市规划也好,还是这套高效的房地产GIS平台也好,他们都是基于国土资源监测所获得数据的最有效的利用,用最实效的数据落实到大众领域,才是地理国情监测所带来效益的新高度。

  所以,运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成果,实际上是可以帮助大众看清很多事实,最终形成可观的社会和经济的效益。而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有关企业针对民用的需求去承担应用项目,也离不开政府部门对民用地理数据的大力支持。地理国情监测将会让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更加具有导向性,同时促进行业内的的企业在看到国家的最紧迫需求后,再一次促进一次企业内部的转型与发展。

  实现企业职责 共建国家标准

  地理国情普查意义重大,影响范围广,涉及全国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单位。由于参与单位众多,组织管理协调难度大,任务时间有限、工作量大,各单位生产基础不同、专业能力差别较大、生产进度很难统一,这就为工作的整体组织实施带来了很大难度。

  解决这一困难,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将承担起巨大的责任。在地理国情监测的试点城市中,产业链上的企业积极组织探讨工作实施的各项流程,将每一环节出现的瓶颈和障碍通过讨论尽量消除,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一体化的标准体系。

  总而言之,地理国情监测尚在起步阶段,但企业在其中价值是厚积而薄发的。实现企业责任,共建国家标准,为成就测绘强国出一份力,这对所有的3S企业而言,责之深,任之重。(文|本刊编辑 陈启临)

  注:本文为《3S新闻周刊》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及时通过邮件告知:news@3snews.net。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新技术托举地理国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