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谷歌眼镜苹果表!智能便携设备的未来

遵循摩尔定律的推动,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传说中的iWatch在科幻小说中经常被提及,但却被现实世界所遗忘。苹果能否重新定义手表?很明显,下一场科技革命将是“可穿戴计算”,这种小巧到看不出来的设备可以满足人们每一项需求。

  多年后,你去逛街。走进一个门脸,门口摆着一排苹果,你心想,是水果店;再往里走,一排排货架上摆着电子气息浓厚的眼镜。正当你想要给自己的眼镜装个看起来很高端的框子时,你发现了更里面的手表。你心说,哦,是表店啊;最后你进入里面的展厅,里面停着一辆光鲜亮丽的汽车。这是你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苹果店啊!

  春节期间一条备受关注的新闻就是,苹果正在开发智能手表,而自主品牌汽车也是乔布斯生前的一个梦想。苹果已经为音乐和计算两个产业带来了革命,如今,苹果并没有停手。

  曝出这条新闻的是与苹果一向关系密切的《华尔街日报》,之前也有过相关的传闻,不过经华尔街一报,这条消息也就等于半官方了。

  遵循摩尔定律的推动,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传说中的iWatch在科幻小说中经常被提及,但却被现实世界所遗忘。苹果能否重新定义手表?很明显,下一场科技革命将是“可穿戴计算”,这种小巧到看不出来的设备可以满足人们每一项需求。

泰伯网
iWatch概念图

  iWatch能做什么?监控身体情况?无线支付?GPS?或许它就是小一号的iPhone,可以做iPhone能做到的一切?苹果向来喜欢给人带来惊喜,尤其iWatch是乔布斯去世后的首个创新产品,更何况其竞争对手谷歌也正在开发相同的产品,谷歌眼镜也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苹果这一产品的成败显得至关重要。

  身体和梦想的延伸

  苹果和谷歌是硅谷两个最不差钱的高富帅,他们的想象力和行动力是最强的。这两家公司同事把目光投向眼睛和手表两件日常用品的科技化,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也或多或少的可以看做一个风向标。

  纵观整个科技领域的进程,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是各种日常生活的自动化——人们想要走的更远,于是发明了汽车;想要飞上蓝天,于是飞机诞生了···汽车延伸了人的脚,飞机延续了人的梦。而平板和智能手机让PC可以随身携带,但这远远不够,它还没有成为人类身体和大脑的延伸。你不能与它分秒不离,就算它再轻薄,你也难免将它落在出租车上,掉在马桶里···它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携带方便的问题。

泰伯网

  所以谷歌和苹果意识到,便携设备还远没有做到与人类亲密接触的地步。于是他们想到,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将其做成人类的一部分,那就把它变成人体的附加部分——比如眼镜,比如手表。

  谷歌已经在去年发布了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它拥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文字信息处理、电子邮件首发、视频通话和GPS、上网等功能。

泰伯网
谷歌眼镜

  这款神奇的眼睛实际上就是微型投影仪+摄像头+传感器+存储传输+操控设备的结合体。右眼的小镜片上包括一个微型投影仪和一个摄像头,投影仪用以显示数据,摄像头用来拍摄视频与图像,存储传输模块用于存储与输出数据,而操控设备可通过语音、触控和自动三种模式控制。

泰伯网  
谷歌眼镜的可投射激光专利

  微型投影仪先是将光投到一块反射屏上,而后通过一块凸透镜折射到人体眼球,实现所谓的“一级放大”,在人眼前形成一个足够大的虚拟屏幕,可以显示简单的文本信息和各种数据。而骨传导技术可以确保系统的声音和外界环境音互不干扰,只有佩戴者才能听见系统声音,同时外界声音也不会被阻挡。

  智能眼镜大体的功能就是这样,而智能手表目前的信息还不得而知。或许在外形和一些基础功能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6代iPod nano。图片浏览、音乐、视频播放、GPS···不过这些似乎还够不上智能的高度。

  想法很酷 成真很难

  智能手表的想法很酷,可功能似乎并不理想。比如人们可以用它查看信息,但是如何回复?相比眼镜,手表离眼睛和嘴有些远,如果通过声控来操作,似乎不如眼镜方便。而且既然是要做成手表,那屏幕就一定不会太大,图片和文字的显示相对也不会太理想,被高清屏幕惯坏的眼睛能否习惯小而粗糙的界面?另外,那些想借手表抬高身份的表叔表婶会甘愿摘下百达翡丽,带上苹果牌么?总不能一手带一个吧?

泰伯网

  苹果的智能手表还没有眉目,但它的另一个死对头三星的智能手表设备——Galaxy Altius已经有了一些消息,虽然难以证明真假。

  从韩国网站流出的Galaxy Altius界面截图上可以看到韩国移动运营商“SK”和“SKTelecom”的字眼,说明此智能手表将支持数据网络,而“Samsung-GA7”这样的代码则应该是表示所选用的LCD显示屏材料,据推测该设备很可能采用触摸屏。系统方面“AltiusOS beta 2”的标识说明该设备可能采用三星自行开发的系统,或者是一种专门为该设备定制的Android系统。

泰伯网

  其中某张截图显示界面上有一系列方形图标,表示该设备将支持闹钟、音乐播放、Email、电子书等功能,同时还可以显示未读信息条数。由于这些截图的分辨率都为500×500,推测该设备很可能在分辨率上选用该规格。

  这款设备内置存储为235M,其中已经有1.5%的空间已经被占用,这说明它应该是个共生设备,而非独立使用的设备。所以三星这款手表设备的定位可能只是一个配件,需要结合平板或手机使用,仅起到辅助的作用。

泰伯网

  苹果和三星风格不同,如果发布一款产品,绝对不会让它依赖另一款产品而存在。因为苹果每一款产品都是主角。

  这款产品可能是苹果试水之作,不过未来不可限量。要知道,你在50年前能想象到50年后的今天会出现iPad、iPhone这样的设备么?大胆想象一下另一个50年后,我们再去逛苹果店,就不是真的“逛”了。进门一台手术椅,上去三下五除二给身上按上一堆电子元件。想打电话一张嘴就行,想看电影,眼一闭一睁,一部电影放完了。

  当然,这都是很久远以后的事了,不过也不是不可预见的。顺便再提一下谷歌,这是一家对人类未来具有极大好奇和野心的公司。去年12月,美国著名发明家和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出任谷歌工程主管,他的使命是解决计算机科学领域最令人头疼的一些问题,能在未来十年将“不切实际”的愿景变成现实。为此,谷歌还组建了Google X实验室,研发学习型机器人,用众多的电脑模拟人脑中的“神经元”,形成一个“神经网络”,使机器具备自动学习、识别数据的能力。

泰伯网
影响高科技产业的奇书《失控》

  影响过史蒂夫·乔布斯、《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凯文·凯利有一本著作,名叫《失控》,它被奉为关于社会进化和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其中对于人类未来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的社会到处是人造生物,与我们和谐共处相互依赖,构成一种新型的共生关系。其中大部分并不被我们所察觉,而是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样的情景在今天看来,实属荒诞,就像你50年前很难想象现在的互联网一样。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太空之眼”:巡天遥看一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