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昌吉市推进“智慧城市”惠民生

目前,昌吉市已经建成规划建设管理专家智库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智库两个专家智库,为下一步打造“智慧昌吉”提供智力保障。

  城市交通拥堵,供水供电出现高峰供应不足,如何解决这些城市病,昌吉市委在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力图依靠智能科技打造全新的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的一个检验标准就是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城市更有智慧,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

  去年,昌吉州成为新型社会保障卡的试点城市。一张社会保障卡,看病的时候是社保卡,进行其他持卡消费时是银行卡,住院看病医保报销以外的部分,只要银行账户上有钱,就可以直接从卡上划扣,社保缴费也可以从银行账户代扣代缴,甚至连事业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可以发放到这张卡上。这就是智慧城市的一个体现,智慧城市首先是惠及民生,让老百姓在其中获得便利。

  另外,“智慧城市”也可解决交通拥挤等城市问题。如现在昌吉道路上的红绿灯,就是事先设计好程序,机械地变换红绿灯。如果在道路地下埋入传感器,路上装上摄像头,城市交通管理者将能获取道路的实时信息,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得到交通流量情况,再结合以往的交通信息,可以预测到哪条道路会发生堵塞,预测提前时间能达到30分钟甚至更长。

  智慧城市也就是城市信息化的一个崭新阶段,是迈向信息社会的远景目标。

  昌吉市道路上的井盖都有了身份证,发现哪个井盖丢失了,工作人员只需到现场用“城管通”手机拍下照,很快图文信息就会传到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上,工作人员就会立即通过电脑下单派遣维修任务。

  2012年,昌吉市根据国家住建部万米单位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将建城区42平方公里,划分成754个责任网格,根据网格面积不同,指派不同数量采集员每天巡查,很多城市管理问题得到早发现,快处理,城市精细化管理上了一个水平。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还使城市公共安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昌吉市投资近1500万元建立的数字化城管及城区主干道安装的400多个社会治安监控摄像头,可以实现360度选装监控,在主要道路路口、学校、医院等人流集中区域实行监控,不留死角,让罪犯无处遁形。

  目前,昌吉市已经建成规划建设管理专家智库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智库两个专家智库,为下一步打造“智慧昌吉”提供智力保障,下一步昌吉市将继续研究包括生态城市和谐规划、城乡水污染监管及饮水安全、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利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相关课题研究。研究题目涉及到各种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处理。这些数据内容庞大,形式多种多样,并且随时间推移不断更新。

  1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上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推进智慧城市创建,但有关专家也提出建议智慧创新急不得。

  专家解读智慧城市绝不是纯技术的。智慧城市不同于传统城建,并不是城市面貌的物理改观,而是让百姓在城市里生活得更美好,所以要下功夫凸显每一座城市的个性和特点,要把服务的理念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并非一两年就能建成,要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其实,智慧城市的“管理”或许比“建设”更难,有实力上项目,长效管理也要跟上。(马永平 吴霞)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