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考察的第一个环节是入口,也就是如何让用户快速在手机地图中找到街景。
左边是SOSO地图、中间是棒国的Naver地图,右边是谷歌地图,SOSO地图没有加任何入口与提示(升级新版后有入口提示);Naver在右上角的第一个按钮是街景的入口较醒目直观,不过这么做的弊端有两个,首先是屏幕被占了太多,一个屏的底图上有四个button和一个比例尺,其次,初次使用的用户会不明白这个小按钮到底是干神马用的;谷歌则延续一贯简洁的风格,底图没有被过多遮盖,用户也找不到入口。
那么,入口在哪里?首先从用户最高频的搜索地点来看,在三家地图搜索一个地点,结果是:
都在底图上弹出了气泡页,还是没有街景的入口,用户要怎样才能进入街景呢?看来只能点气泡来看看是否别有洞天,轻戳气泡出现的结果是:
SOSO地图用街景图片+文字提示的方式来提醒用户街景入口,街景作为一个单独的功能,获得了独立横排展示的待遇;Naver的详情页里上方是底图,下方是这个POI地点的各种信息和设置为起终点的操作,也增加了街景图标作为入口,谷歌的布局与Naver类似,页面显示比Naver简单,在页面的左下有醒目的街景图提示用户,右侧有该地点的其他照片,很直观。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加载了图片,用户打开的速度会略受影响。[page]
再点进去,用户就进入了街景地图:
进入SOSO地图后,会出现醒目的箭头,箭头上标注了路线的前进方向,还显示了当前地点的信息,点击手机屏幕右下方的箭头,可以进行设置起终点操作,还可以返回地图,和传统地图的高频操作实现无缝的平滑对接,考虑比较周全;Naver地图也是进入实景地图,但是没有了地图和其他操作,仅仅在右下角放置了分享按钮,如果用户要回到地图需要点右上角的X返回来设置为起终点,同时用户进入街景越5秒左右,屏幕迅速进行闪退,留下了一个很简洁的街景图给用户,但是没有箭头,用户也不能设置起终点能操作,无法回到地图;谷歌地图在此处表达出的简单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左上角的按钮回到地图,右上角的按钮点开之后是路况、卫星图和谷歌地球,左下角是切换角度用的按钮,用户进来除了点一下和澳洲土著人的飞镖一模一样的小箭头往前走之外,再没有其他选择了。
除了搜索一个地点进入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路径进入街景呢?让我们一起再翻一翻手机。
点击SOSO地图右下方的“更多”按钮,会弹出街景推荐,点击就进入本次上线发布的SOSO街景的六个城市街景的入口,直接可以进行访问,点Naver地图右上角的街景图标,也可以直接进入街景页开始访问。
评价:入口环节三家表现都中规中矩,Naver醒目直观,但是占用底图多;SOSO第一入口深,对用户干扰少,还增加了第二入口,进入街景后回到地图、发起线路搜索的功能很贴心;谷歌简洁,气泡的展现形式很好的创新,但是进街景后和地图的结合不紧密。如果以10分为评价,Naver 9分,SOSO 8分,谷歌7.5分。
第二个环节:街景图视觉效果、行走拖拽流畅程度
对于手机版的地图来说,图的清晰、流畅程度是最核心的基础体验之一,谁都喜欢用清晰流畅的地图,如果使用地图的时候很卡、拖拽行走时有一种手上长满了刺的涩感,视觉效果犹如蒙了一层雾在眼前,用户会毫不犹豫卸载这个APP。那么在这个基础体验上三家表现如何?让我们在Wifi网络环境下来做个比较。
首先比较加载街景地图的速度视觉效果
三家的速度都很快,1秒左右时间就能进入街景地图,不分伯仲。在画质上差别就比较大,SOSO和Naver全屏幕都是高清画质,双指放大到最大比例尺时画面才会出现颗粒感;谷歌地图加载速度快,但是加载下来的街景图却有着马赛克一样的效果,谷歌在图上标出了数据的拍摄时间,对用户来说是个温馨的提示。
接下来看看三家在行走拖拽、切换视觉角度方面的体验
SOSO街景和Naver一样,提供了前进的箭头,箭头上标记前进方向,还显示当前道路名称;谷歌街景有箭头、但是箭头没方向,道路名称的显示也略显生硬。
点击箭头后图片开始移动,此处三家都做了比较细致的视觉处理,在前进时街景突变以渐变方式变化,先边模糊然后开始发生变化,由于手机屏幕小,这种慢慢变化的画面显然比瞬间发生急变的视觉效果更好,在手机小小屏幕上能做出这样的体验来,实属难能可贵。此处由于是动画效果,无法截图展示,有兴趣的发烧友可以亲自体验下效果。[page]
三家都可以单指切换街景图的角度,也很不错,但SOSO地图的一个小创新瞬间就秒杀Naver和谷歌街景。原来SOSO地图加了感应器,懒人用户如果想切换角度的话,直接把手里的手机动一动,街景图就会随着手机的方向发生变化,而Naver和谷歌都还只能用手指来拖拽。不多说,上图给大家,各位也可以亲自体验下。
评价:如果没有匠心独运的随手势移动,SOSO街景将和Naver在这个环节打平,这个小小的改进使SOSO街景在这一轮胜出,获得9分,Naver 8分,谷歌略显糙哥的表现再次蝉联一个7.5分。
第三轮PK:街景图的实际用法
地图有用、好用是王道,接下来就来看看三家街景在实际使用方面的表现。
SOSO街景刚上线,第一个版本在使用的特性上做了两个简单的尝试,分别是在街景上规划线路,顺畅地回到地图和与微信微博的分享。线路规划功能是地图最常用最基本的功能,地点分享是微信微博等传播工具中常见高频率的使用场景,SOSO街景这一版只做了这两个特性,用意可能是先打开缺口,然后寻求快速的产品突破。
Naver则在使用方面表现得非常成熟,在Naver街景左下角有一个按钮,开启后出现各种分类地理位置信息的导航,比如餐厅、加油站、学校等,用户点击后立刻出现离当前位置最近的选项(这里可以是花钱买第一条的LBS广告),再点直接出现该地点实景图,Naver地图左下角可以弹出地图,让用户在一个界面里既看到街景又看到地图,虽然这样屏幕显得比较复杂,但对于重口味用户来说是个不错选择,同样还可以分享给好友。这些完备的功能与Naver街景上线时间长有很大关系,此前Naver已经发布了多个版本。王道在下面:
谷歌街景在这个方便显得最低调,除了能走能拖拽之外,没有分类信息的展示入口,也不能和其他用户进行分享,因为谷歌实在太低调,在这里就不给大家展现王道了。
评价:SOSO地图:6.5分,Naver 9分,谷歌6 分。
三个关键环节下来,Naver凭借其在街景用法上的成熟表现以25分名排第一,SOSO街景以24分紧跟排第二,谷歌排第三。悲催的是我们无法使用Naver和谷歌街景来满足日常需求,因为他们都没有中国大陆地区的街景数据,所以寄希望于SOSO街景手机版能快速成熟起来,从目前来看SOSO街景动作频率很快,从发布PC版到推出手机版街景用了一个月时间,也希望在未来SOSO街景能持续推出各种又好用又叫座的新服务,让出行不再成为一个难题,从此天下没有难找的路!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