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太原代表团第二小组的代表对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进行了视察。在视察中,人大代表对该局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先进的测绘仪器及地图产品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天地图、数字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等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平台的服务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下一步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落实十八大精神,更好地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进行了建言献策。
神奇的单位
“你们电脑的鼠标在哪里?怎么与我们日常的电脑不一样?”在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下属的基础地理信息院视察中,代表们对该院正在瞄绘等高线的解析立体测图仪产生了兴趣。陪同考察的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总经济师王秀珍介绍,“我们的电脑不是日常的‘电脑’,戴上特制的眼镜,你看到的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地形图;鼠标也与日常的电脑不一样,是两个圆盘摇轮。”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投资,先后引进了一系列包括:ADS80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ALS60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像素工厂(Pixel Factory)、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IPS-2)、高清立体投影演示系统、无人机航摄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建成全国第一家ADS航空摄影示范基地、亚洲第一个移动测量系统示范基地,形成从天上到地下,从数据快速获取到加工处理,从软件开发到地理信息综合应用的现代化生产服务体系,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同时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培养出一支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新型技术人才队伍。
人大代表、太原市第一机床厂张秀生厂长说,“我以前认为测绘局就是测量绘地图,今天一参观,知道了什么是现代化,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你们是一个神奇的单位,更是一个神圣的单位。”
这是现实吗
“看看五台山的白塔在哪里?”屏幕上,随着工作人员鼠标的点击,五台山的三维影像地图逐渐由小变大,在白雪覆盖下的五台山叶斗峰、五台山的每个寺庙尽收眼底。
“我们的影像地图可以实现10米 、2.5米 、0.5米 的分辨率,”陪同考察的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于建刚介绍:“我们拥有的海量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包括:全省范围1∶250000、1∶5 000、1∶10000比例尺地图数据;覆盖全省10米 、2米 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县(市、区)级以上建成区0.5米 分辨率高清影像数据;20大类、20多万条地名地址数据等。”
目前,山西省已经在全国第一家建成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国第三家建成山西省连续运行基准网及综合服务系统,“天地图?山西”全国第一家实现覆盖全区域最新数据的省级地理信息平台与国家“天地图”主节点互联互通,数字城市建设已在全省11个地级市相继开展。
坐地行千里、瞬间览世界。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地图服务、网络名片、空间定位、移动互联等四大功能,满足24小时在线地理信息服务,支持1000用户并发访问,远程访问服务等待时间不超过1秒,应用服务等待时间不超过5秒。目前,交通路政、民政应急、气象预警、统计专题、测绘应急、地理国情监测等10多个部门,已基于该平台开发了专用系统。该平台包括公众版和政务版,公众版通过“看、找、行、游、标”5个方面提供在线服务。百姓可以登录平台门户网站(天地图山西),方便快捷地浏览三晋大地,还可以调用国家“天地图”网的服务功能浏览全国。轻点鼠标进入一个三维立体界面,可以看到覆盖全省各地的高清晰影像,从中找到“坐地行千里、瞬间览世界”的感觉。
在“天地图山西”网站系统中,地面上所有的山川河流、村庄道路、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及房屋建筑等全部清晰显现、一览无余。与传统地图不同的是,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可以建立数字影像数据库,具有可视浏览和查找功能,可以局部放大、缩小图像,随意测量两点间距离。同时,还具有定位功能,甚至可以把所需要的信息打印出来。此时呈现在眼前的地图不再是一张静止的三维图,而是一部包含着海量数据信息的电子地理图库,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地形地貌,清晰地标注出每个山头、每个村庄、每条河流以及每座城市内各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道路的准确位置。通过系统的放大功能,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街道上的窨井、路灯、报亭和隔离栏,城市的所有“家当”尽收眼底。
要让生活更加“智慧”
“现在车辆拥堵是个难题,比如大城市车辆不仅拥堵,而且停车也特难,你们有什么办法改变?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肉眼也很难及时有效监测,你们有什么措施?”人大代表、太原市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刘晶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我们已经与省交通部门进行了车辆动态适时定位系统,车辆的具体位置在图上显得清清楚楚,根据监测结果,交警将进行适时车辆疏导,解决车辆拥堵问题。”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综合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周耀学介绍。
据了解,依托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经计划开发停车位实时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将所有刷卡停车位,包括刷卡的大型停车场的信息全部录入平台,数据实时更新,在通过验收后,市民可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停车位信息,甚至可以看到哪个停车位空着,可以方便广大车主。
为了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山西省测绘局遥感中心开发了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山西省测绘局遥感中心于颂介绍,该项目综合采用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等高新技术,全面调查了山西省国土资源(包括矿产、土地)、生态环境(包括水土流失、植被、地表水、湿地)、地质灾害现状,并最终建立了稳定可靠、长期运行的动态监测系统,实现了地理国情的动态监测,为政府部门进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平台,对于山西省合理制定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效控制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确保山西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的遥感技术,与地面监测相结合,不仅可以动态对煤矿采空区塌陷情况进行监测。而且还可以在围绕水资源、植被、水土流失、水利工程等生态环境领域进行遥感调查、评价及监测工作。”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张宝玉介绍:“测绘地理信息改变我们的生活已经变为现实,但我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测绘行政执法相对薄弱,实际工作中,测绘行政执法还是一个盲区。同时,根据国家局模式,省局已经更名为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但由于涉及地方政府和编办等部门,市、县机构的更名一直没有推开,市县测管机构亟待加强。另外,市县基础测绘投入明显不足。国家和山西省测绘管理法律法规对基础测绘的分级管理和长效投入机制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没有财政经费保障,市县基础测绘成果的更新与省级基础测绘相比,距离法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赵建平这样认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急需加大投入,将来的北斗卫星导航等都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山西省未来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之一。今后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为解决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鼓与呼,更好更快地促进我省地理信息事业科学发展。(杜永刚 邢云鹏)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