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News讯 近日,我国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一张覆盖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西太平洋以及部分西亚地区的导航网络。
长久以来,中国的导航市场主要被美国GP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占据。北斗导航系统的运行必将促进导航定位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应用发展,其在中国本土乃至亚洲地区的优势更将催生“精密”行业应用率先崛起。
羲和系统:抢占导航技术制高点
“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取名为“羲和”,意为提供全空域、全时域无缝的导航定位服务系统。
为提高卫星导航的精度,我国已通过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羲和系统的建设。目前羲和系统涉及的若干核心关键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集成技术及原型系统构建基本完成先期部署。
羲和系统瞄准解决卫星导航全方位服务到手机用户“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的深化和精细化工作。通过将羲和系统叠加在既有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上,可实现室内外协同实时精密定位,具备室外亚米级、城市室内优于3米的无缝定位导航能力和业务可控的亿级用户在线位置服务能力。而且,羲和系统与目前全世界的4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都可以衔接。
“举一个最简单的应用的例子,你把装载了羲和系统的芯片放到你的手机里,那你就能实现室外小于1米,室内小于3米的定位精度,即使在大型购物中心里,你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你要去的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曹健林说。
“另外,如果世界几大导航系统共同支持,羲和同时接收这几大导航系统的信号,就可以适当地把接收装置的灵敏度降低一点,也可以使导航设备的造价更低。我个人认为,价格至少可以降低一半,甚至更多,”曹健林称。
“在这一点上,用户对高精度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需求迫切,这是任何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还没有完成、也难以完成的任务。需要继续构建基于多系统融合的精确、泛在、智能化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羲和系统正是针对这种需求提出的解决方案,”曹健林说。
“应该说,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羲和系统需要的一些关键技术。我们希望,具备高精度室内外无缝定位能力的手机终端,明年能够呈现在大家面前,”他表示。
目前,羲和系统已在苏州、天津、北京等地进行应用示范。同时,为使该技术走入百姓的生活,与手机结合的关键技术包括芯片、终端等也进入了工程化阶段。
室内定位:又一个核心技术点
据悉,目前我国正在形成米级精度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计划于2015年实现技术突破与示范应用;到2020年,将实现“百城亿户”(100个城市以上,手机用户超过2亿)的应用覆盖。
卫星定位的原理是通过接收定位点上空至少三颗卫星的授时信号,再通过计算来确定该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但是,受到授时精确度、信号在不同介质中的传输速度等误差带来的影响,目前民用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度一般为10米左右。而在大城市中,这样的导航精度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曹健林告诉记者,室内外无缝定位导航是现今导航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国内外都在全力攻克这一核心技术瓶颈。
今年8月22日,包括诺基亚、三星、索爱等在内的二十多家公司联合成立了室内定位联盟,旨在推动室内导航技术及相关服务的创新和普及。另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也在研制名为Indoor Messaging System的系统,构建基于WLAN\WSN\UWB等各种手段的居于室内定位系统。另外据《中国日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也在研制名为Indoor Messaging System的系统,构建基于WLAN\WSN\UWB等各种手段的居于室内定位系统。
无独有偶,一家名为SBD的英国咨询汽车产业公司也发布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对导航终端的需求将达到1.15亿部每年,而这将使中国成为全球导航设备的最大市场。
“只要我们把室内外导航和无缝衔接做好,满足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那么将来的第一也许就是中国的,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谁抢占这一国际科技制高点,谁就为未来产业发展赢得了先机。”曹健林说。
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中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增长迅速。2009年用户数量达到1650万,同比增长70%;2010年用户数量增长超过100%,市场规模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根据相关部门预测,未来5年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保持至少30%至40%的增长,2015年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2020年达到400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们希望导航定位系统能够得到巨大的发展,并形成一个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经进入了密集发射阶段,仅今年就发射了6颗北斗卫星,以保证如期完成到2020年发射35颗卫星布局的计划。根据计划,明年上半年,北斗将正式提供服务,范围覆盖东至日本、西至印度东部、南至澳大利亚、北至蒙古国的区域。北斗系统正式运行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口控制文件(ICD文件)将对外公布,有了这个代码,外国公司必将能够进入北斗卫星导航产业。
“我国的导航市场是向全世界开放的。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对中国的导航市场都密切关注,事实上,他们愿意和北斗合作,也是希望进入中国的市场。当然,这对我们国内的企业也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中国的企业也不能‘躺在政府的身上’,也必须好好干,应对国际竞争,我相信凭借中国企业的勤奋,中国的企业不怕开放,而且应该支持开放。”曹健林说。(张凯 韩凡)
{{item.content}}